Featured image of post 《自学大全》

《自学大全》

正如书中所说:“真正的自学者应该是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检验了各种方法的效果,再根据自己的需求来更换学习方法,并且自己承担所有的结果。”

方法 01 学习动机图

挖掘动力的源头

  1. 找到一件成为你学习动机的事情
  2. 写出这件事带来的影响 给这个契机起好名字后,让我们再来想一想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3. 对影响进行评价 接下来,我们要来评价这件事给我们带来的影响,看看这种影响究竟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4. 注明评价的理由 如果您觉得这件重要的事给您带来了正面的影响,请您再进一步写出这样评价的理由。
  5. 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反复重复 ①—④

绘制关系图要比单纯的列举更能唤起记忆中的“联系”

方法 02 可能的阶梯

明确学习的出发点

  1. 选择一门自己想要学习的科目, 将自己已经掌握的(或是知道的)知识点写下来
    此时,我们可以先把自己已经掌握的(或是知道的)有关“数学”的知识点写下来。
  2. 将步骤 1 中列出的知识点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当我们将自己已经掌握的(或是知道的)知识点一一写出后,再将这些知识点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3. 明确学习的出发点
    有些知识点可能还需要再巩固一下,有些知识点可能掌握得不够透彻,有些知识点学过但是忘记了,还有些知识点连难易度都很难判定。这样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将其比作楼梯的“缓步台”。 从缓步台往下数两阶左右,就是我们当前学习的起点。
  • 直接从山顶出发的“跳伞学习法”
    如果我们需要备考,那么“答对考试题”就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距离最终目标最近的就是历年的真题。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直接向历年真题发起挑战。如果题目做不出来,解析也看不懂,那就去查阅教辅书,掌握那些理解题目所必需的知识点。
  • “惰性计算学习法”——到了需要的时候再开始学习

方法 03 学习路线图

自己来绘制学习的地图

  1. 将现状和目标写在纸的两端
    目标并不是指学习的对象,不要只写“学习 ×× 科目”,而是应该简洁地写出自己学习后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2. 添加步骤,在现状和目标之间绘出一条路线
  3. 思考其他的路线
  4. 从多条路线中选出一条学习路线
  5. 在实际学习中不断对路线进行修正

方法 04 1/100 计划法

画一张未来的缩略图

  1. 将“想要实现的目标”数值化
  2. 将目标数值的 1/100 设为小目标,并立即完成 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做完 1000 道往年真题”,那现在就开始做 10 道。
  3. 如果 1/100 还是很难完成,那就先只做眼前的一点点 如果目标数值的 1/100 还是有些多,就再将其缩小到 1/1000,甚至是 1/10000。

方法 05 两分钟起跑法

拒绝拖延症

  1. 将计时器设定为两分钟
  2. 开始计时,同时立刻开始学习
  3. 无论做到哪里,只要计时结束就立即停止学习
    停止作业后,用两秒时间从下列三个项中选择一项。
    • 继续学习同一内容,无限制时间。
    • 开始学习其他内容,再计时两分钟。
    • 停止学习,开始休息。
  4. 着手去做(摆脱拖延症)。

开始学习后,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坚持下去

学习两分钟 —— 继续?—— 继续学习,无限制时间
学习两分钟 —— 学习其他内容?—— 继续学习,无限制时间
学习两分钟 —— 停止学习?—— 休息

方法 06 行动记录表

把握自己的行动,彻底消灭盲区

  1. 准备一本手账,在上面写好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2. 在未来的一周内,记录自己的行动
  3. 将自己的计划和实际的行动记录进行对比

记录的过程本身就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自己的行动。
全盘记录自己的行动并将其可视化,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和反省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时间的使用方式。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纠正对自己的行动以及自我形象的认知偏差。

自我监测共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对目标行动、认知和感情的产生进行认知
  • 第二阶段是将行动用数据系统地记录下来
  • 第三阶段则是检视自己观察得出的数据。

记录的对象也可以分为很多种

  • 既包括我们表现出来的外显行为:比如吸烟、说脏话、吃饭(吃了什么、吃了多少、花了多长时间)等
  • 也包括没有表现出来的内在行为(比如感情、想法、饥饿感,还有它们持续了多长时间、强烈程度和次数等)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 方法 10 习惯杠杆 等能够帮助我们坚持下去的方法应用到行动记录上来,或者是使用手机上的时间记录 App (Toggl 和 ATracker)来帮助我们记录。

方法 07 净化灰色时间

用炼金术将时间变废为宝

  1. 准备一张能够记录自己 24 小时行动的表,以小时为单位记录自己的行动,最好能够持续记录一周。
  2. 对每个小时的自由度进行评估
    • 白色时间 —— 自己可以完全自由支配的时间
    • 黑色时间 —— 行动完全受限的时间
    • 灰色时间 —— 介于二者之间,部分行动受到限制,但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时间。在一天 24 小时中,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灰色时间。
  3. 思考一下,如果想利用灰色时间学习,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4. 将上述用来做准备的时间也安排到时间表里
    在步骤 ① 中制作的时间净化专用表上,把想要用来学习的灰色时间标注出来,并想办法留出用来做准备的时间。

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想办法在那些行动受到限制的时间段中做更多的事,提升时间的“品质”。

灰色时间净化法是将自古以来就有的“一心二用学习法”体系化后得出的一种方法。其核心构想共有三点:

  1. 用行动的“自由度”来定义学习时间的“品质”。
  2. 用表格将行动的“自由度”和运用五种不同感官的学习方式对应起来。
  3. 抽出一部分“自由度”较高的时间,用来提升“自由度”较低的时间的“品质”。

为了保证高效,我们应该优先净化那些“更容易净化的灰色时间”(净化成本较低的时间)和“比较长且完整的灰色时间”(净化收益较大的时间)。

当我们想要提出一个新想法时,可以先深入地去思考问题,然后将其彻底抛开,投入别的工作中或开始休息,这样一来新的想法就自然会在脑内闪现。

时间自由度的评估标准

时间自由度(灰度) 状态 为了将该时间用于学习需要做哪些准备 该时间段内可以做那些事 思考 看/读 发出声音
1% 工作中
上课中
提前对那些难以理解的事物进行思考 孵化 × × × × ×
10% 休息的时候
睡觉前
学习 反复回想自己学过的内容 × × × ×
20% 电车上很挤时
散步中
慢跑中
准备有声教材
随身携带播放设备
听有声教材
听有声书
× × ×
30% 在家干活的时候 准备文字教程或有声教材
随身携带播放设备
出声朗读
影子跟读
× ×
50% 电车上没有座位的时候
出门在外无处可坐的时候
随身携带书本
准备好单词卡片并随身携带
读书
使用单词卡记单词
×
80% 在咖啡厅里
休息时间
随身携带教材和文具 抄写
做题
×
100% 在自己家里
在自己的房间里
无限制

方法 08 番茄工作法

转动番茄,让自己更集中

  1. 设置 25 分钟倒计时,开始学习
    如果中途需要接电话,或是被别的事情打断,请中断计时并重新开始。
  2. 休息 5 分钟,其间做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放松大脑
    最好也不要查看邮件、刷社交软件或接打电话。
  3. 重复 4 个番茄时间后,休息 30 分钟
    将一个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然后每一个任务都用较短的时间(25 分钟)完成,其中间隔着短时间的休息,就这么简单。

重复短时间冲刺的方法还有 Greasing the groove(GtG)。
例如,我们可以尝试下面这项训练。

  • 准备一项随时随地都可以做,且能够多次重复的训练动作。
  • 找到自己重复次数的极限,取其 1/2 设为规定次数(比如,如果最多能做 10 个俯卧撑,那就将规定次数设为 5 次)。
  • 设定计时器(比如每隔一小时响一次),只要计时器响起,就立刻做规定次数的训练动作。
  • 考虑到身体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开始可以每天少做几次,渐渐增加次数。 每次完成极限值的 1/2,就不会累到精疲力竭的地步。

短时间内反复做同一项训练,这一极限值还会自然而然地增长。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来训练肌肉,还可以用于学习行为的养成。 遇到不擅长的科目或工作,可以一次只做一点点(比如背两个英语单词或是做一道题),每小时重复一次(最开始也可以 10 分钟重复一次),多做几次试试。

APP(安卓平台上的 Pomodoro Timer Lite、ios 平台上的 Focus Time 等,还有网页版的计时器 Marinara Timer)

方法 09 反向计划法

让自己无法偷懒

  1. 将自己想要做的事设为目标(目标要大到不可能完成的地步)
    如:每天写一万字
  2. 取目标的最小单位,将其写成否定形式
    如:每天一个字都不写,保证每天都完不成目标后,可以稍微放宽到“每天不写超过十个字”
  3. 让反向目标无法完成
    “不小心写了一个字,失败了”

该方法的核心就是利用自己“总是完不成计划”这一点,对原本的计划进行修改,让“完不成计划”引发的后果更符合我们的最终目的。

方法 10 习惯杠杆

让每日必做的事成为习惯的土壤,同《原子习惯》中的习惯堆叠。

  1. 选择一个习惯作为“垫脚石” 选择一个自己已有的习惯。
  2. 将想要养成的新习惯与该习惯连起来执行(先后顺序任意)
    尽量选择做起来比较简单,能够立刻着手,占用时间也较少(一开始最好不要超过 1 分钟)的动作为新习惯。
    比如背英语单词(1 个)或是例句(1 个短句),回顾今天学过的内容,再或者稍微接触一下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参考 方法 05 两分钟起跑法
  3. 反复重复步骤 ②,一点一点地加大新习惯的分量
    成功坚持一周后,就可以开始加大分量了。比如,一开始如果是 1 分钟以内,可以逐渐延长至 5 分钟、10 分钟。从背一个单词、一个例句,变成背两个单词、两个例句。
    再或者,我们还可以以新的习惯为垫脚石,再拴上其他的行动来养成习惯。

方法 12 学习日志 和任务管理等帮助我们坚持学习的方法都需要先养成习惯。如果半途而废,就肯定得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方法 11 行为设计表

从“停不下来”和“坚持不下去”的行为中总结规律

  1. 选择一个行为作为“目标行为”, 再找到与之相对的“竞争行为”
    • 目标行为 —— 我们想要增加或减少的行为或习惯
    • 竞争行为 —— 阻挠我们增加或减少该“目标行为”的行为
  2. 制作一张表格,从四个方面来评价目标行为和竞争行为
    • 诱因的多少
    • 难度的高低
    • 有无竞争行为
    • 奖励或惩罚出现的快慢
  3. 利用竞争行为出现的原因来改善目标行为
    如果我们想要增加或减少目标行为,可以先将其竞争行为的特征整理出来,再加以模仿。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状态来对行为进行改善。
行为内容
(过剩行为/不足行为)
诱因的多少 难度的高低 有无竞争行为 奖励或惩罚出现的快慢
竞争行为 刷社交软件(过剩) 中 少】
未读通知等
【高 中
拿出手机就可以开始
【多 中
只要闲下来基本都在刷手机,没有限制
中 慢】
立刻就能收别人的回复
目标行为 看专业书(不足) 【多 中
全靠自觉
中 低】
很难懂 + 书很沉
中 少】
用手机刷社交软件或是看视频
【快 中
即使是能够得到回报,也许要等很久
改良后的目标行为 看专业书(改良) 【多 少】
在读书会上设定每天定时提醒
【高 低】
依然很难读懂,但是有难懂的地方可以在读书会上讨论
【多 中
坐电车的时候看书,这样不会受到外界干扰。读书时把手机收起来
【快 慢】
作为奖励,可以在读书会上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没有看书,在读书会上就会感到不好意思,也算是一种惩罚
向竞争行为学习 —— 利用手机的提醒功能 想办法减少竞争行为 —— 对环境加以改变 想办法减少竞争行为 —— 能得到他人的反馈

方法 12 学习日志

明确自学的进度和自己当前的位置

  1. 准备一本“学习日志”
  2. 先把“学习目标”写在开头
    自己打算要学的内容和想要学到什么程度。
  3. 确定记录方式
    如,学习某一本教科书的过程,就统一用“书名的简称+页码”这样的格式来记录
  4. 学习后立刻记录
  5. 定期回顾学习日志

只要坚持记录,就会取得进步。

尽可能地降低记录的难度:对每一个微小的行动都加以记录。

即使每天都只向前航行一点点,也要坚持记录一份航海日志。 把握好自己所在的位置,可以帮助我们在漫长的自学旅途中坚持下去。

方法 13 让他人来把关

请他人介入比单靠意志力更有效

  • 写一封承诺书
    将自己本周内需要完成的任务写在纸上,然后交给一个经常会见面的人(家人、同事、朋友均可),或者发布到网上。
    收到信的人没有监督义务,也不必发号施令。
  • 行动契约(同《原子习惯》中的习惯契约)
    如果实在是缺乏干劲,就可以采用终极手段——请别人来监督我们,执行奖励或是惩罚。
    比如说像下图这样,每周将自己的成果交给监督人检查,如果未能完成目标的 90% 以上,就请监督人按照契约要求给予惩罚。
本周任务 成果 预计花费时间 分值 得分
写出绪论的第 3 节 四页文稿 8 小时 8 4
画完实验装置图 装置图 1 小时 1 1
做数据分析 两个图表 2 小时 2 2
制订下周的计划 下周的计划表 30 分钟 0.5 0.5
合计 11 小时 30 分钟 11.5 11.5
目标达成的基准 总得分除以总分值大于 90%。即算作成功达成目标
目标达成的奖励 无(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些奖励,比如午饭可以吃得奢侈一些)
目标未达成的惩罚 向大日本天狗捐款 1000 日元(捐款给莫名其妙的团体,就像整人游戏一样,安排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本期余额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2020 年 9 月 30 日 自学君

〈练习〉

  • 找到一个自己每天都会见面的人,请求对方收下您写的承诺书。
  • 把承诺书的内容发到社交平台上。

方法 14 私淑

让见不到的人成为自己的老师

  1. 为自己选择一位老师
    • 可以是一个地理上与我们相隔甚远的人
    • 也可以是一个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人
    • 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选择自己崇拜的作者或是历史上的伟人
    • 但是出现在虚构作品中的架空人物也未尝不可
  2. 尽可能多地去收集该人物的相关信息
  3. 随时询问自己私淑的老师,随时随地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如果是我的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做(他当时是怎么做的)”,以此作为自己自学的指南针。

私,是指“私下里”;淑,是指“以……为善”。 私淑,就是指虽然无法直接接受某人的教导,但在私下里尊敬他,以该人物为榜样来学习的行为。或是虽然没有直接接受过某人的教导,但在私下里尊他为老师的行为。

“私淑”和“亲炙”(与某人亲近地交往,并从中受到感化)是一对反义词,均出自《孟子》。古今中外的许多人都曾经实践过这两种做法。

在私淑的过程中,不要光顾着收集信息(老师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过哪些事),而是应该在脑海中塑造一个虚拟人格,不断地自问自答“如果是他的话,他会怎么做(行动)、怎么想(思考)”。

关于该人物 关于其作品
其本人的作品 自传 作品
全集、著作集
(著作目录)
他人的作品 年表
传记
作家论
作品论
(相关研究目录)

方法 15 共读

一起读书,形成知识共同体

  1. 发起人选择一本书,邀请大家共读
  2. 所有成员在共读会开始前将书读完 发起人定好举办共读会的时间和地点。
  3. 在共读会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读过的内容
    在参加共读会前,可以先写一写内容的梗概,或将有疑问的地方记下来。

〈练习〉

  • 报名参加一次读书会,体验一下共读。
  • 自己发起一个读书会。
    • 选择一本难度较高,自己一个人读不下去的书来读。
    • 一开始可以先和认识的人一起读,逐渐习惯这种方式后,再招募其他的人来共读。

方法 16 知识地图

清点脑内的知识

  1. 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或是课题,把能够想到的所有相关内容都写下来,不必按照特定的顺序
    只要是与自己选择的主题有关即可,想到了就可以写下来。 无论是单词、词组还是短句,都无所谓。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叫不出名字的模糊概念越多越好。
    • 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
    • 有点感兴趣的内容
    • 有一定了解的内容
    • 听说过的名称和用语
    • 记不住名称的模糊概念等
  2. 全部写完后再回头看一看,将自己有所了解的项目用方框圈起来
    写到没什么可写的了,就先停笔,然后回头看一看自己写下来的内容。
    在之后的步骤中,如果您学到或是想起了什么新的概念,也可以随时添加进来。
    • 如自己学过的内容
    • 听说过的内容
    • 在书上见到过的内容等
  3. 从这些带方框的项目中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 或是看上去比较重要的项目,查阅一下相关的知识。
    查完的项目可以再加上一层方框(双层方框) 查阅时尽量选择比较快捷的方式,比如利用手头的辞典和百科全书,或是在网上搜索。
  4. 查过一些词后,再将自己写的内容重新看一遍,把那些看上去有联系的项目用线连起来 在连线时,不必在意这些项目有没有被框起来。
    如果在过程中发现需要查阅一下某个项目的相关知识,可以跳回 ③。
  5. 不断重复 ③ 和 ④,直到知识地图的内容大致确定下来, 不再继续扩增或是变化为止。再从所有项目中选出几个自己还想进一步详细了解的项目,用圆圈圈起来
  6. 看自己写下的内容,从画圈的项目中选出一个自己 最感兴趣的项目,在圈的外侧再画一个圈(◎)。
    您的学习或研究将会围绕着该项目展开,最终人们选定的项目往往会与其他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有一些关联,同时与自己了解的项目也有一定的联系。
  7. 随着学习或是研究的不断深入, 不断地对知识地图进行修订
    我们所掌握的知识会随着学习或是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也应该同时对知识地图进行修订。

想要自己来决定自学的内容,我们就需要先掌握一些通用的调查方法。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发现未知”和“查阅资料”的方法。

方法 17 拉米提问法

用古代的雄辩术来自问自答

  1. 找到一个自己不了解,或是想要了解的事物,用下列问题来自问自答
    • 类别(属于什么类别?)
    • 种差(与该类别中的其他事物有什么不同?)
    • 部分(由哪些部分构成?)
    • 定义(它的定义是什么?)
    • 词源(这个词是如何演变而来)
    • 反义词(它的反义词是什么?)
    • 原因与由来(它是由什么产生的?)
    • 结果与衍生物(会衍生出什么?)
  2. 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写出来,不知道的可以等之后查阅相关资料

当我们开始着手学习一项新内容时,首先应该先提出一些问题,从各个方面去了解我们的学习对象。而拉米提问法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套完整的提问模式。

问题 回答
类别 心理学属于什么类别? 属于社会科学、人类科学的一种
种差 心理学与该类别(社会科学)中的其他学科有什么不同? 心理学是一种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方法的实验社会科学
而经济学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社会科学
部分 心理学由哪些部分构成? 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异常心理学等
定义 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 是一门研究心理的学问
词源 心理学这个词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Psychology =
psyche(心灵、灵魂)+ logos(学问)
反义词 心理学的反义词是什么? (从心物二元论的角度来看)物理学
(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看)社会学
原因与由来 心理学是由什么产生的? 自古以来人们对灵魂的研究(哲学、医学)+ 生理学的实验手法
结果与衍生物 心理学会衍生出什么? 行为经济学、实验哲学

方法 18 NDC 横向搜索法

NDC Traverse 知识的跨领域检索

  1. 选取一个主题 最好是一个词,这样搜索起来会比较容易。
  2. 将该主题与日本十进分类法中的各项名称组合在一起, 进行搜索
    • 可以先从比较靠前的项目开始,比如主题是“自行车”,那么可以用“自行车哲学”这样的关键词进行搜索。
    • 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比较靠后的项目,比如“自行车政治学”“自行车经济学”等。
    • 搜索工具可以选用搜索引擎或是文献数据库。

日本十进分类法(Nippon Decimal Classification)是日本图书馆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图书分类法。它是森清以杜威十进分类法(DDC)为模板创立的图书分类法,发布于1928年(昭和三年),初版于 1929 年公开出版,目前的最新版是 2014 年 12 月发行的新订第 10 版。

不要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局限在一个特定的领域中

“主题阅读法”(《如何阅读一本书》)
使用这种阅读方法,读者需要先选定一个主题,然后大量阅读各种类别的书,再将这些书籍中与该主题相关的内容抽取出来进行比照,从而给出自己的诠释。
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只读一本书,而是需要按照自己的目的来阅读和比照多本书。艾德勒还提议将掌握这种读书方式作为获得学士学位(大学毕业)的条件。

0 综合性图书 1 哲学 2 历史 3 社会科学 4 自然科学
000 综合性图书 100 哲学 200 历史 300 社会科学 400 自然科学
010 图书馆、图书馆学 110 哲学分论 210 日本史 310 政治 410 数学
020 图书、书志学 120 东方哲学 220 亚洲史、东方史 320 法律 420 物理学
030 百科全书 130 西方哲学
230 欧洲史、西方史 330 经济 430 化学
040 论文集,讲演集 140 心理学 240 非洲史 340 财政 440 天文学、宇宙学
050 连续出版物 150 伦理学、道德 250 北美史 350 统计 450 地球科学、地理学
060 团体 160 宗教 260 南美史 360 社会 460 生物科学、普通生物学
070 新闻学、报纸 170 神道 270 大洋洲史、两极地区史 370 教育 470 植物学
080 丛书、全集,选集 180 佛教 280 传记 380 风俗习惯、民俗学、民族学 480 动物学
090+ 珍贵图书、乡土资料、其他特別藏书 190 基督教 290 地理、地方志、游记 390 国防、军事 490 医学、药学
5 技术 6 产业 7 艺术 8 语言 9 文学
500 技术、工学 600 产业 700 艺术、美术 800 语言 900 文学
510 建筑工程、土木工程 610 农业 710 雕刻 810 日语 910 日本文学
520 建筑学 620 园艺 720 绘画、书法 820 汉语及其他亚洲语言 920 中国文学及其他亚洲文学
530 机械工程、原子能工程 630 蚕丝业 730 版画 830 英语 930 欧美文学
540 电气工程、电子工程 640 畜牧业、兽医学 740 摄影、印刷 840 德语 940 德国文学
550 海洋工程、船舶工程、兵器 650 林业 750 工艺 850 法语 950 法国文学
560 金属材料工程、矿山工程 660 水产业 760 音乐、舞蹈 860 西班牙语 960 西班牙文学
570 化学工程 670 商业 770 话剧、电影 870 意大利语 970 意大利文学
580 制造工程 680 运输、交通 780 运动、体育 880 俄语 980 俄罗斯文学
590 家政学、生活科学 690 通信事业 790 其他艺术、娱乐 890 其他语言 990 其他文学

方法 19 打磨关键词

搜索前需要做的事

  1. 从辞典中收集适合用来搜索的词语或是短句(关键词)
    • 如果您是第一次搜索某个内容,可以使用有多辞典查询功能的在线辞典网站来收集关键词。
    • 在收集关键词的过程中,要多注意一下那些意思比较相近的词。
  2. 试着搜索这些关键词
    • 使用搜索引擎搜索 ① 中收集到的关键词,看看搜到的结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 尽管“拉伸”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但是使用“拉伸运动”作为关键词来搜索,能够搜到更多专业的信息。
  3. 收集共现词
    • 所谓共现词,就是指那些经常一起出现在同一搜索结果中的关键词。
      例如,“静态”和“动态”这两个词就经常会与“拉伸运动”一起出现。
  4. 找到需要排除的关键词
    • 例如,当我们搜索拉伸运动时,除了运动前后的拉伸运动外,还会出现许多与“长高”和“瘦身”相关的内容。如果我们对这方面的内容不感兴趣,就可以排除这些关键词。
    • 但是在寻找关键词时,我们应该反过来,通过全文检索来找到相关的词条,而这些词条名称可能就是我们想找的关键词(方法 23 百科全书 )。

只要找到自己能够理解的上层概念,就可以搜索到与自己的水平相符的资料,查找到更加简洁易懂的信息。

方法 20 提喻查找法

在不同层级的知识间自由穿梭

  1. 找到一个自己想要了解的事物,然后想一想该事物属于什么类别
    • 例如,当我们想要了解关于“海明威”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这样问自己:“海明威”属于什么类别?
    • 答:“海明威”是一名“美国文学家”。
  2. 得出答案后,再继续想一想该类别又被包含在什么类别之中,如此反复
    • 问:“美国文学家”被包含在哪一类别之中? 答:“美国文学家”被包含在“欧美文学家”这一类别之中。
    • 问:“欧美文学家”被包含在哪一类别之中? 答:“欧美文学家”被包含在“文学家”这一类别之中。
    • 问:“文学家”被包含在哪一类别之中? 答:“文学家”被包含在“人”这一类别之中。
  3. 用找到的上层概念来查找资料 经过上面两个步骤,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概念层级的链条,即“海明威、美国文学家、欧美文学家、文学家、人”。
    • 接下来,为了先对这些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们可以去寻找相关的百科或是辞典。
    • 这些百科和辞典所对应的概念层级越高,内容覆盖的范围越广,其中关于海明威的记载也就越简短。
      • 如果我们只是想了解一个大概,那么直接看与上层概念相对应的资料即可(例如关于海明威,可以直接查阅《岩波:剑桥世界人名辞典》)。
      • 如果我们想再深入了解一下海明威的某一方面,那么就需要查阅与下层概念相对应的资料了(例如《海明威大百科》)。

知识层级上升
海明威 –> 美国文学家 –> 欧美文学家 –> 文学家 –> 人

方法 21 寻找相关文献

攀上巨人的肩膀

  1. 选择一篇(带参考文献列表的)文献作为起始文献
  2. 从起始文献的参考文献列表入手,找到与其相关的文献
    • 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能找到比起始文献更早的文献,也就是起始文献的作者曾经阅读过的文献。
      • 找到该文献引用的参考文献
      • 找到起始文献中引用的文献
      • 其参考文献列表中所注明的文献。
    • 想要找到这些新的文献,我们还需要使用其他的方式。
      • 找到该文献的引证文献 通过“被引用”和“被参考”的关系,找到出版时间比起始文献更晚的新文献
      • 找到该文献作者所撰写的其他文献,用作者的名字去搜索该作者所撰写的其他文献
  3. 重复 ②,寻找更多的文献
    用前文中的方法找到相关文献后,我们还可以把找到的文献当作新的“起始文献”,反复使用 ② 中提到的三个方法去寻找更多的文献。

幸运的是,很多质量不错的普通书籍也会在参考文献列表或是注释中注明其参考过的其他书籍。
当我们参考这些书时,就可以使用前文中介绍的三种方法。

名称 URL 简介 是否需要付费
Goole Scholar
(谷歌学术)
https://scholar.google.co.jp 谷歌提供的免费检索服务,不仅可以检索论文、学术期刊及
各类出版物,还可以用来查询文献引证关系。有些文献可
以直接点击链接下载,还有一些文献可以通过点击链接跳
转到相关机构或企业的网站上阅读其摘要
免费
日本国立国会图
书馆检索系统
https://iss.ndl.go.jp/ 其检索范围除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期刊文章索引、CiNii
Articles,J-STAGE等日本在线期刊文章数据库以外,还包
括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Digital Collections 的资料目录以及 Research Navi 中的部分主题数据库
免费
DBLP https://dblp.uni-trier.de/ 计算机科学相关的文献目录网站。可以检索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主要刊物文章及官方会议资料等 免费
Pub Med https://bibgraph.hpcr.jp/ 其主要数据库来源为 MEDLINE,可以用来检索与生命科学及生物医学相关的参考文献及摘要,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运营 免费检索
部分文献可免费阅读全文
MathSciNet https://mathscinet.ams.org/mathscinet/ 由美国数学学会(AMS)提供的文献目录及评论数据库,囊括了数学领域的各国文献和论文 付费
zbMATH https://zbmath.org/ 由欧洲数学学会(EMS)等机构提供的数据库,可以用来搜索数学领域的文献和论文 只有检索结果中的前三篇可以免费阅读
ADS(天体物理数据系统) https://ui.adsabs.harvard.edu 由 NASA 开发的天体物理学相关论文数据库 付费
大宅壮—文库期
刊文章索引检索
https://www.oya-bunko.com/ 可以用来检索大宅壮——文库收藏的各类周刊杂志、综合类月刊杂志、女性杂志、经济类杂志和其他专业类杂志上刊载的文章。共收录了 1988 年以来被刊载在杂志上的约 320 万篇文章。有任意词检索、人名检索、主题检索等多
种检索方式
付费
期刊文章索引集成数据库
(Zassaku Plus)
https://zassaku-plus.com/ 可以用来搜索日本发行的各类全国杂志、地方杂志上的文章。目前已收录了自明治初期起到现代超过 1000 万篇文章 付费
Web of Science https://login.webofknowledge.com/ 可以用来检索科学技术领域(1900 年~)、社会科学领域
(1900 年~)和人文科学领域(1975 年~)中各主要学术期刊上文章的书目信息和参考文献,以及 1990 年以后世界各国的重要会议、专题座谈会、研讨会的会议记录。还可
以用来查询文献间的引证关系
付费
JSTOR https://www.jstor.org/ 1995 年创立的数字图书馆。收藏并公开提供各类电子书、最新及过期的学术期刊等,并提供近 2000 种学术期刊的全文
检索服务
付费
ScienceDirect https://sciencedirect.com/ Elsevier Science 公司提供的科学论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付费
ProQuest Central https://www.proquest.com/APAC-JP/ 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综合性数据库。可
以用来查询文献的摘要、索引等信息
付费

方法 22 调查日志

调查研究的航海日志

  1. 把自己想了解的内容(或主题) 写到表格最左边的一格中
  2. 回答下面这三个问题,将答案写到相应的格中
    • 【已知】我现在都知道些什么?
    • 【欲知】我想要了解什么?想要寻找什么?
    • 【调查方式】为此,我应该怎么做?(打算去哪里查找资料?调查哪些内容?)
  3. 将调查后得知的内容填写到表格中 根据 ② 中填写的内容来查阅相关的资料(展开调查),学习相关内容,然后将下列几项内容填写到表格中。
    这一步不仅仅是记录调查结果,还要对此次采用的调查方式进行反思。
    • 【得知】通过调查或学习掌握的内容。
    • 【未知】在调查或学习后仍未能搞清楚的内容。
    • 【调查方式】实际采用了哪些调查方式(去哪里查找了资料、调查了哪些内容),以及得到了哪些经验教训。
    • 【应用】此次通过调查或学习得到的知识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4. 不断开展新一轮调查,并将相关事项依次填写到表格中
    • 基于 ③ 中的调查结果和反思,重新选定新的调查内容(或主题),开展新一轮调查。
    • 可以选择上一轮调查中“未知”的内容,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调查得知的内容为什么没有在“应用”中派上用场,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其他的调查主题。
    • 选定了新的调查内容(或主题)后,就可以再重新回到 ①,继续开始填表。
    • 不断重复 ① ~ ④,记录自己的调查过程,使调查逐步深入。
1 已知 2 欲知 3 调查方式 4 得知 5 未知 6 调查方式 7 应用
主题
调查前 | 调查后
1 已知 2 欲知 3 调查方式 4 得知 5 未知 6 调查方式 7 应用
主题

调查的基本方法:当我们进行调查时,应该遵循下列四个步骤。

  1. 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全部写下来;
  2. 把自己不知道的内容转换成问题的形式;
  3. 记录调查的全过程;
  4. 不断重复。

方法 23 百科全书

第一类参考工具书 —— 百科全书 —— 博识的可能性
百科全书是自学者首先应该查阅的第一类参考工具书。

  1. 寻找合适的百科全书
  2. 查阅百科全书
  3. 整理自己查阅到的内容
    • 查阅过多部综合性与专业性百科全书后,将词条拷贝下来,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进行整理。
    • 收集信息的基本原则就是“从粗到细”。我们在查阅了多部百科全书后,也是按照这个基本原则,按照从短到长的顺序来阅读这些词条。

百科全书上面所记载的知识并不是我们“想知道的知识”,而是我们“应该知道的知识”。

百科全书可以分为综合性百科全书(General Encyclopedia)和专业性百科全书(Special Encyclopedia)两种。
与综合性百科全书和专业性百科全书比较类似的,还有“手册”(handbook)和“指南”(companion)。例如,《剑桥学习科学手册》(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的第二版(2014)就对学习科学领域 2010 年以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其日语版译本是北大路书房出版的《学习科学手册》。

使用检索工具书 来同时检索多部专业性百科全书
Master Index 是一种英文版的检索工具书,能够同时对几百部专业性百科全书和手册、指南类书籍的内容进行检索。
事实上,这种专业性百科全书的检索工具书就是专门用来简单地获取一些自己专业领域以外的知识(seeking brief information on out-of-the-way topics)。
英文版的 Master Index 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下这两本:

  • Joe Ryan (1989) First Stop: The Master Index to Subject Encyclopedias, USA: Oryx Press.
  • Allan N.Mirwis (1999) Subject Encyclopedias: User Guide, Review Citations, and Keyword Index, USA: Oryx Press.

如何找到合适的百科全书:

  • 直接去图书馆的参考工具书区
  • 使用 方法 20 提喻查找法
  • 参考工具书的指南书
    这类书的检索对象不仅包括百科全书,还有文献目录、年表、图鉴等各类参考工具书,其中最值得推荐的,就是《以日语文献为对象的参考调查便览》。

如何查阅百科全书:

  • 使用索引
    索引一般是在全书的结尾,如果一套百科全书分成了许多册的话,那么每一册的最后都会配有索引。
  • 全文检索
  • 同时查阅多部百科全书
    同时查阅多部百科全书也是主题阅读法的一种初步应用。
  • 渐进式检索
    •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先使用精确匹配检索,要求搜索结果与关键词完全一致,这样一来,搜索到的相关词条数量就会少一些。
    • 阅读了这些词条后,可以再逐渐放宽检索的要求。
    • 当我们对核心词条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后,就能够更好地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筛选,不会迷失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
  • 联想式查阅
    • 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个词条作为起点,在阅读该词条的过程中,只要遇到不懂的词或是感兴趣的内容,就在同一本百科全书中检索。
    • 找到所有的相关的词条后(由于范围限定在同一本百科全书中,因此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还可以再以这些词条为新的起点,继续检索在词条解释中遇到的不懂的词,或是感兴趣的内容。
    • 当我们想要对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时,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顺藤摸瓜,从百科全书中找到一些与该领域相关的词条。
  • 将百科全书当作文献目录来使用

就是,不要去读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直接去看弗罗姆金写的最新版的语言学教科书;不要去读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直接看最新版的发展心理学教科书。

方法 24 文献目录

第二类参考工具书 —— 文献目录 —— 调查达人的赠礼

  1. 先用百科全书来做预备调查
    先用百科全书来查阅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掌握大概的知识,搞清楚这些内容属于哪个学科 方法 23 百科全书
  2. 用文献目录来检索资料
    如果百科全书上的内容不够详尽(大部分情况下都会这样),我们就需要直接去找那些相关的文献来看。
  3. 如果不知道应该去看哪一本文献目录, 可以查阅“文献目录的目录”
    如果说百科全书可以用来寻找我们“想要了解的知识”,那么文献目录就可以用来寻找我们“想要了解的知识究竟在哪里”(在哪一本文献中)。

文献目录的种类
首先应该使用的“文献目录的目录”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查阅片山喜八郎和太田映子共同编写的《以日语文献为对象的参考调查便览》(书志研究会)。

文献目录的目录:

  • 首先,天野敬太郎编撰的《日本文献目录的目录》中就网罗了自日本成立起至 1970 年发行的所有文献目录,其中不仅收录了整本的文献目录,还收录了附有文献目录的图书和期刊,是一本颇具代表性的“文献目录的目录”。
  • 在那之后,还有深井人诗编撰的《主题文献目录索引》(收录范围 1966—2007 年)和《人物文献目录索引》(收录范围 1979—1994 年)。发行时间再晚一些的文献目录则会被收录到每年刊行的《文献目录年鉴》中。而《日本文献目录总览》则是在《文献目录年鉴》的基础上,收录了自 1945 年起至 2003 年发行的文献目录。
  • Besterman, T. A world bibliography of bibliographies and of bibliographical cataogues, calendars, abstracts, digests, indexes, and the like. Genève: Societas Bibliographica.
    自 15 世纪起至 1963 年发行的文献目录、藏书目录、抄录及索引类图书(包括附带此类内容的图书),共涵盖除东亚诸语言以外的 40 国语言的图书。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检索服务:
从理论上来说,日本国内的所有出版物都会被收藏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中。

世界级文献检索系统: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 World Cat,加入了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OCLC)的 71000 多家图书馆的藏书都被收录在了 World Cat 中。 还有一个十分便利的检索工具叫作 KVK(Karlsruher Virtueller Katalog)。

用来查找教辅书的文献目录:
日本学习参考书协会每年发行的《学习参考书总目录》就是一本专门用来查找教辅书的文献目录。

方法 25 教科书

第三类参考工具书 —— 教科书 ——入门书、百科全书、文献目录三位一体,自学者的好伙伴,是指将我们学习中所需要的各种素材都收录在内,能够自成一体的书籍。

  1. 找到可用的教科书
    • 先查阅百科全书和文献目录,搞清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属于哪一学科。
    • 可以先去看别人列出来的教科书清单,上面会有各个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或者先去查一查各个出版社出版了哪些教科书系列,看这些系列中是否包括自己想学习的科目。
  2. 使用教科书来查阅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
    • 首先,大部分教科书都会在开头部分对编写目的、结构、内容和特色进行详细说明。因此,我们在开始使用教科书前,应该先熟读这些“使用说明书”。
    • 还有,就是要好好利用教科书的编写特点,发挥其最大价值。
      • 例如,许多教科书会在各个章节的开头和结尾对这一章节所学习的内容、新的术语和概念等进行总结
      • 还有的教科书会在各个章节的末尾设置一些复习题。利用好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这本教科书的大致内容。

如果我们只能选择一本书来帮助我们学习某项知识,那么教科书(Textbook)将是我们的首选。

教科书的种类:

  • 英文版大学教科书的译本
  • 一些主要学科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
  • 日本的大学教科书
    • 《温和学院派》系列(Minerva 书房)
    • 《有斐阁 ARMA》系列(有斐阁)
    • 《写给学习者》系列(世界思想社)

第四类参考工具书 —— 讲座书

教科书的使用方法:

  • 将教科书当作百科全书来使用
    当我们拿到一本教科书时,应该先打开目录,看教科书的结尾有没有索引(Index)和术语表(Glossary)。
  • 将教科书当作入门书来使用
    为了让初学者们能够独立学习,这些教科书中的解说往往也十分详尽。
  • 将教科书当作文献目录来使用
    教科书在编写过程中引用和参考的研究论文以及专业书籍都会被注明在页尾的注释以及书后的参考文献列表中。
学科领域 教科书名称
微积分 斯图尔特《微积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线性代数 斯特朗《线性代数》(清华大学出版社)
物理学 哈里德《物理学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费曼物理学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伯克利物理学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Herbert Goldstein《经典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John David Jackson《经典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J.J.Sakurai《现代量子力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Moller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
Charles W.MISNER等《引力论》(正中书局)
化学 James E.Brady General Chemistry
Donald A.McQuarrie, John D.Simon Physical Chemistry: A Molecular
Approach
Peter Atkins Shriver & Atkins' Inorganic Chemistry
John McMurry Organic Chemistry
生物学 Jane B.Reece, Lisa A.Urry, Michael L.Cain, Steven A.Wasserman,
Peter V.Minorsky, Robert B.Jackson Campbell Biology
《细胞的分子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Donald Voet, Judith G.Voet Biochemistry
《生态学:从个体到生态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
医学 《默克诊疗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
John E.hall Guyton and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罗宾斯基础病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哈里森内科学》(后浪|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坎德尔神经科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Benjamin J.Sadock, Virginia A.Sadock, Dr. Pedro Ruiz Kaplan and Sadock’s Synopsis of Psychiatry
自然人类学 Roger Lewin Human Evolution: An Illustrated Introduction
文化人类学 Emily A.Schultz, H.Lavenda Cultural Anthropology: A Perspective on the Human Condition
心理学 Susan Nolen-Hoeksema, Barbara L.Fredrickson, Geoffrey R.Loftus, Christel
Lutz Atkinson & H: Igard’s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社会心理学 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言学 《语言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 保罗·克鲁格曼,罗宾·韦尔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 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 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经济史 罗伯特·海尔布罗纳《经济社会的起源》(上海人民出版社)
社会学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方法 26 书籍探索

遇见自己想读的书
一般来说,寻找书籍主要有三种途径:

  1. 利用关键词来检索
    • 从网上购买
    • 利用图书馆的资料检索系统(OPAC)
  2. 按照学科领域来查找
    • 去实体书店或是图书馆寻找想要的书
      在英语中,人们将这种直接站在书架前扫视书脊的行为称为浏览(browsing)。
    • 从文献目录中寻找自己想要的书
      文献目录不仅能够告诉我们一个学科领域都有哪些相关的文献、这些文献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有时还会对这些文献的内容进行概括,并作出评价。
  3. 寻求偶然的相遇
    在图书馆的还书区与书籍偶遇。除了那些已经被其他人预约了的畅销书以外,不久前刚刚被别人借阅过的书,都会被摆放在这里。因此,还书区中的书相当于是所有来馆者给出的“特别推荐”,也是整所图书馆的生动缩影。
  4. 询问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台的工作人员
    这种方式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搜索途径,那就是直接去询问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台的工作人员。

书无法让我们抢在他人的前面得到知识,但却能够让我们与他人共享同样的知识。这就是书这种知识载体所具备的特质。

当人们对一本书有了各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并且这些解读方式的积累又进一步催生出了新的书籍,我们就可以满怀敬意地称这本书为“经典作品”。

方法 27 查找期刊论文

赶赴知识的最前线
那些还没有被写进书中的新知识,以及受众太少、无法以书籍形式出版的生僻知识,都只能通过阅读论文来了解。

我将向大家介绍几种寻找论文的途径,以及一些在过程中会用到的检索工具。

  • 利用关键词来检索
  • 按照学科领域来查找
    • 采用迂回战术,先利用专业性百科全书(方法 23 百科全书)和方法 25 教科书来大致了解一下该学科领域的知识,然后再去检索论文,效率就会高上许多。
    • 与其迷失在数据库的海量文献中,不如先从这些文献入手,通过引证关系来顺藤摸瓜收集更多的相关文献(方法 21 寻找相关文献)
    • 用来收集某一特定学科领域书目信息的出版物也会被称为文献目录(方法 24 文献目录)

自学时可以使用的论文检索工具:

  • 利用论文的书目信息来检索
    • 在数据库中检索
    • 去图书馆查找
    • 利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检索系统来查找
    • 直接与论文的作者取得联系

不同的学科领域会有一些差别,但大体来看,通过研究所产生的新知识——学术性知识会在被不断筛选的同时,按照下列的流程来流通。

学术研究 –> 学会演讲/论文发表 –> 文献综述 –> 论文集 –> 教科书/百科全书

〈小结〉

  • 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公开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途径,也是组成研究者业绩的主要部分。
  • 学术期刊上刊载的论文都经过了一定的审查,因此相对来说可信度比较高。
  • 学会演讲的审查要比论文宽松一些,大多数的研究者会先在学会上公开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再进行论文投稿。
    因此,通过学会来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会比论文更快一些(但是可信度比论文更低)。
  • 预印本网站的出现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快地阅读到那些已经投稿,但尚未刊载的论文。
    研究者可以随时向期刊投稿,因此预印本网站是公开研究成果最快的方式。对于那些想要查找学术研究成果的人来说,在预印本网站上能够获取最新的信息。

文献综述:
对于一个刚刚开始了解某研究方向的人来说,文献综述能够提供莫大的帮助。
只要找到该方向的文献综述,就能够知道该方向目前都有了哪些研究、哪些论文和研究者值得关注、今后的发展方向(未知事项和比较有研究潜力的课题)是什么。
想要查找文献综述,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后面加上“回顾”“概况”“进展”“展望”“研究课题”“元分析”“literature review”“review article”等关键词,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

〈小结〉

  • 如果我们对一个学科领域还不太熟悉,那么可以先找一找论文集或是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中的研究要比论文集更新,范围也更窄。
  • 论文集的出版通常会比较晚,因此不适合用来查找最新的研究,而是比较适合用来查找该研究方向中影响力比较大的论文。

〈小结〉

  • 专业性百科全书也是学术性知识的来源之一,位于知识流通的最下游。因此其中的知识更新速度最慢,内容也最为简略。但与此同时,在经过了时间的筛选后,百科全书中给出的解释和参考文献通常也都最为标准和经典。
  • 教科书的出版是一个学科领域确立的里程碑。有了教科书的学科领域通常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通过对比某一教科书的不同版本,就能够了解该学科领域发展的历程。

方法 28 目录矩阵表

让多部文献一览无余

  1. 为每一项自学内容制作一张对应的矩阵表
  2. 将文献的标题和作者名等信息输入表格最左端的一列中
    收集与自学内容相关的文献(包括书籍、论文等),填写表格最左端的一列。
  3. 将目录中的小标题填写到相应的格子中
    • 将书籍和论文目录中的小标题填写到表格中。
    • 有些论文没有目录,可以直接从正文中找到各部分的小标题。
    • 每一部文献对应表格中的一行,将文献的基本框架填写到表格中。
  4. 如果有必要的话,将各章节的概要也记录下来
    如果光看目录和小标题无法得知其中的内容,或是目录和小标题有遗漏的话,可以将文献中各章的内容简单概括一下,填到表格中。
  5. 将相同或类似的内容标记出来
    • 通常情况下,④ 和 ⑤ 需要反复交替着进行。
    • 随着概要填写得越来越详细,章节之间的关联性也会渐渐地显现出来。
  6. 利用矩阵表来横向阅读这些文献,将感兴趣的内容抽取出来进行整理
    • 如果我们找到了在多部文献中都会出现的内容,或是发现了值得去深入对比的异同后
    • 可以在文章标题的右侧再追加几列,每一个想要对比的项目分别对应一列,将各个文献中的相关内容填写进去。
一个表格文件对应一项自学内容
书、
论文
的标题
第 1 章 第 2 章 第 3 章 第 4 章 第 5 章 第 6 章
文献 A
文献 B
文献 C
文献 D

方法 29 引用矩阵表

把握文献之间的联系

  1. 将收集到的文献的标题填写到表格的最上面一行
  2. 将这些文献的参考文献列表复制到表格最左端的一列中
    • 表格最左端的一列用来填写“被引用的文献”。
    • 翻开收集到的文献,找到参考文献列表,将这些参考文献的标题从上到下依次填写到表格的最左端
    • 重复的文献只记一次。
  3. 将论文中提及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摘抄到表格中
    • 每读一篇论文,就可以填写该论文所对应的一列。
    • 读完一篇后,再继续去读下一篇文献,填写下一列。
    • 这样将收集到的文献全部通读过一遍后,一张引用矩阵表也就完成了。
  4. 按照被引用次数从多到少的顺序,给参考文献排序
  5. 给收集到的论文排序
  6. 对引用矩阵表进行解读
    • 了解文献的评价
    • 把握哪些文献属于经典文献
      • 如果一部文献不仅被许多其他文献引用和参考,其被提及的部分还涉及比较基本的概念或是研究方法
      • 那么就基本可以断定这部文献是与该主题相关的必读经典文献。
    • 摸清研究和文献的分布
      • 例如,不同的研究者群体可能会偏向于在论文中引用和参照不同的基本文献。
      • 这些研究者可能是属于不同的学派,或是由于研究方法不同而被划分成了两个群体。

如果说上一节中介绍的目录矩阵表中呈现的是许多部文献的“内容”,那么引用矩阵表中呈现的则是许多部文献之间的“关系”。

被引用次数 文献 1 文献 2 文献 3 文献 4
引用次数
参考文献 A
参考文献 B
参考文献 C
参考文献 D

方法 30 要素矩阵表

贯通式地阅读文献群

  1. 收集文献并将其按照出版年份排序
  2. 选出一些可以放到矩阵表中的要素
    • 其中,有三个必备项目要放在矩阵表的最左边三列。
      • (a)作者、书名、刊名等书目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我们才能找到这些文献。
      • (b)出版年份等:为了按照出版年份给文献排序。
      • (c)文献的(研究)目的:有些文献直接写明了研究目的,有些文献则是提出了假说或是研究问题。
    • 当我们以研究论文为对象制作要素矩阵图时,以下几个项目也经常出现。
      • (d)自变量和因变量。
      • (e)研究设计(研究的种类:案例研究等描述性研究、观察性研究或是实验性研究)。
      • (f)研究对象(数量、单位、属性)。
      • (g)数据集与数据源。
      • (h)数据的收集方式和收集时间。
      • (i)使用的指标与测量尺度。
      • (j)统计分析的手法和前提条件。
      • (k)作者认为本研究有哪些意义和优点。
      • (l)作者认为本研究有哪些缺点。
      • (m)引用文献。
      • (n)资金来源。
      • ……
      • (z)关于以上项目,矩阵表的制作者有哪些评价或是看法。
  3. 从文献中找到这些要素,填写到相应的格子中
    • 决定好要整理哪些要素,有了固定的格式后,接下来也可以几个人一起来分工合作填写表格。
    • 这种分工既可以按照文献,也可以按照要素,比如让一个人从一部文献中找出所有的要素,或是从所有文献中找出同一要素。
  4. 对完成后的要素矩阵表进行解读, 将自己注意到的地方写下来后,就能够看到这些文献(或是大部分文献)有哪些共通点,各个文献又有哪些独特的地方。
    如果您在制作要素矩阵表的过程中注意到了什么,或者是在之后重新阅读的过程中有了什么新的发现,都可以用笔写下来。
    • 都有谁在做这个方向的研究?又有谁在过程中给予了帮助? → 论文作者与合作研究者所对应的纵列。
    • 这个方向的研究都是在哪里(哪个研究机构)进行的?→ 论文作者所属的研究机构所对应的纵列。
    • 这个方向的研究都一定会(或频繁地)引用哪些文献?→ 参考文献所对应的纵列。
    • 这个方向的研究中经常会使用哪些数据集?→ 数据集所对应的纵列。
    • 这个方向的研究资金通常是来自哪里?→ 资金来源所对应的纵列。
    • 这个方向的研究在初期通常会怎样去进行设计?(选取什么样的案例来进行研究?)
    • 这个方向的研究是从何时开始引入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 只要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阅读“研究设计”所对应的纵列,就可以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 我们还能看到这个方向的研究还有哪些空白,或是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这些空白和不足之处,也许就是接下来我们研究的重点。
    • 在这个方向的先行研究中,研究对象几乎全都是成年人。→ 很少有研究以 10 ~ 20 岁的青少年为对象。
    • 在这个方向的先行研究中,方法 A 和方法 B 都有相应的比较对象,而方法 C 还没有。

我们可以从一张要素矩阵表中多次获得不同的发现,也可以为同一组文献制作一张新的要素矩阵表,这些做法都能够帮助我们在许多文献共同组成的知识前线上,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获取新的知识。

书目信息 出版年份 研究目的 测试对象 测试问题
文献 A
文献 B
文献 C
文献 D

方法 31 时间层级矩阵表

找出谣言的矛盾

  1. 制作一个 3×3 的网格 网格的纵轴和横轴分别设三个项目,纵轴从上到下分别是“上级”“同级”“下级”,横轴从左到右分别是“过去”“现在”“未来”。
  2. 选择一件想要辨别真伪的事情,写在正中间的一格中
    假设半天前发生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地震,微博上很多人都在说“动物园里的狮子跑出来了,大家要小心”。
  3. 想一想,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应该会怎样
    • 先想一想,在这件事发生前,应该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将其填写到“同级·过去”所对应的格子中。
    • 然后再想一想,在这件事发生后,还会接着发生什么事情,然后将其填写到“同级·未来”所对应的格子中。
    • 如果想不出来的话,可以先空着。
  4. 想一想,如果刚才填写的这两件事也是真的,那么应该会怎样
    • 先想一想,如果刚才填写的两件事也是真的,那么在更高的层级上会发生什么事情,然后将其填写到“上级·过去”和“上级·未来”两格中。
    • 然后再想一想,在更低的层级上会发生什么事情,然后将其填写到“下级·过去”和“下级·未来”两格中。
    • 如果想不出来的话,可以先空着。
  5. 检查一下各格的内容是否存在矛盾
    • 根据周围的格子来推断空格中的内容,看看这些推断结果之间是否存在矛盾。 例如,在当前的网格中,“上级·现在”的格子还空着。
    •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来推断其中的内容。
      • 如果“上级·过去”一格中的内容是事实,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 如果“上级·未来”一格中的内容是事实,那么在那之前应该发生了什么事情?
      • 如果“同级·现在”一格中的内容是事实,那么在更高的层级上会发生什么事情?
      • 如果能够直接获取相关的信息,那么可以将其和推论得出的内容进行对比,看二者是否一致。
  6. 根据 ⑤ 中检查的结果,用 0 ~ 100 的数字来评价这件事的可信程度

想要验证一件事的真假,最重要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从中寻找矛盾。

时间层级矩阵表可以让我们暂时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一五一十地对时间上的前后关系(因果关系)和空间上的内外关系(所处的环境与内部的关系)进行确认,从这些影响因素中揪出隐藏的矛盾。

本节介绍的时间层级矩阵表可以用来探讨一条消息的真伪,其原型是 TRIZ 理论中的“九屏幕法”(9-Window Method)。
TRIZ 理论的思想(philosophy)中有一条叫作“从空间、时间和关联(interface)来思考”。

过去 现在 未来
上级 3 其他的笼子和建筑也遭到破坏? 4 除了狮子衣物,还有其他的动物也跑出来了?→ 微博上没有看到这样的消息? 3 政府和警察会将危险告知附近的居民?
4 → 并没有接到这类的通知
同级 2 地震导致笼子损坏了? 1 动物园里的狮子跑出来了? 2 狮子在街道上徘徊
下级 3 里面的狮子受了伤? 3 狮子为了养好身体,找地方躲起来了?
(想不出来的话,可以先空着)

方法 32 四格表

让荒唐的主张暴露无遗

  1. 将有所怀疑的主张或是知识写成“如果发生了 X 现象, 就会发生 Y 现象”的形式
    “如果(不)求雨,就(不)会下雨”的形式。
  2. 制作一张四格表
  3. 将事例和数据填写到四个空格中
    特别是要注意收集那些“只发生了 X”“只发生了 Y”或是“X 与 Y 均未发生”的事例,将数据(发生的次数等)填入表格中。

人一旦集中注意力去观察某一现象的发生,就容易忽视该现象没有发生的情况。这就是迷信和偏见产生的源头。

四格表会让我们去考虑“X 现象不发生”和“Y 现象不发生”的情况。通过收集相应的事例和数据,我们就能够注意到自己思考的偏向性,并让其重回正轨。

现如今,人们依然在探讨人类的哪些能力是天生的、哪些能力又是从经验中得来的。但至少大家都认为知识属于后者。 人在通过经验学习时,有一种最为基本的模式,那就是一旦发现某件事(Y)会紧接在另一件事(X)的后面发生,那么就会认为 X 与 Y 之间存在某种联系。

从鸽子的故事中,我们能够得到这样一个教训,那就是:在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我们的直觉往往是靠不住的。想要看穿这种迷信的圈套,我们不能只靠临场的反应,而是需要踏踏实实地收集数据进行比较。

当我们发现自己想要通过直觉得出结论时,一定要先停下来想一想,系统 1 是不是不擅长解决这种问题?此时是不是应该用四格表来分析?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可能就像“把眼泪憋回去”一样难)。但是总比毫无意义地按按钮,在不知不觉中落入迷信的圈套要好上许多。

求雨 不求雨
下雨 只有在干旱的时候才会举行求雨仪式(一年最多也只有几次而已) 约等于该地区的年降水天数
不下雨 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求雨仪式会一直持续到下雨为止) 365 天 —— 该地区的年降水天数
按下按钮 没有按下按钮
得到了食物 3 次 6 次
没有得到食物 11 次 21 次

方法 33 图尔敏模型

找出主张的根据【基础的图尔敏模型 1~4,具体的图尔敏模型 5~8】

  1. 找出对方的主张(Claim)
    • 从对方的话或是文章中找出对方的主张。主张与事实的描述不同,会包含个人的主观判断。
    • 例如,“X 应该是 Y”这种句式属于一种主张,而“A 是 B”一般来说则属于事实描述。
      但如果我们将“A 是 B”改写成“A 应该是 B”或者“我们应该把 A 看作 B”后,原句的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那么这句话也很可能是一种主张。
    •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所听到的话语和看到的文章通常都会由多个不同的主张组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单个的主张,也可以直接将结论或最重要的主张挑出来。
  2. 找出事实(Data)
    • 事实与主张相反,不包含个人的主观判断。
    • 如果一句话原本是“A 是 B”的句式,但是改写成“A 应该是 B”后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那么这句话很可能并不是事实,而是一种主张。
  3. 用理由(Warrant)将主张和事实联系起来
    • 理由可以写成“如果【事实】的话,那么【主张】”的形式。
    • 很多时候理由并没有被明确地写出来,所以需要我们进行推测。
  4. 将 ① ~ ③ 中的分析汇总成一张图
    对此,我们可以将主张、事实和理由的关系进行总结,如下图所示。光看这张图的话,我们无法判断该主张是否正确(在重要岗位上起用女性是否真的是尊重女性的权利?)。此时,我们就需要进入下一阶段,那就是“具体的图尔敏模型”。
  5. 寻找理由的佐证(Backing)
    • 有了佐证,理由才能够成立。
    • 在大多数情况下,提出主张的人不会将佐证明确地说出来或是写出来,大家可以谨慎一些,找到一个最站得住脚的佐证。
  6. 想一想该主张在什么条件或是情况下不成立(例外 Rebuttal)
    • 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的主张就像数学中的命题一样,不可能全部成立。、
    • 几乎所有的主张都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成立,但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无法成立。
    • 换句话说,当满足某种特殊条件时,该命题就变成了伪命题。
  7. 对该主张的可信度做出评价(限定词 Qualifier)
    • 想一想该主张成立的概率大概是多少。
    • 是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成立,还是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能够成立?
    • 用一个限定词来做出评价。
  8. 将 ① ~ ⑦ 中的分析汇总成一张图
    • 主张、事实、理由、依据、例外和限定词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 里根阵营的依据(Backing)是“由于里根总统此举是对女权团体的主张表示了支持,因此他很尊重女性的权利”。
      而“女权团体”一方则提出了反驳,认为里根总统对其提出的其他要求一直持反对态度,例如女性堕胎的权利一直未能得到法律的承认。
      这一反驳使得里根阵营主张的可信度大幅下降。

当我们想要判断一条消息的真实性时,可以使用方法 31 时间层级矩阵表,而当我们想要判断一个主张是否能够站得住脚的时候,就可以用图尔敏模型来进行分析。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可以称得上是逻辑学的始祖,他曾经研究过人是如何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做出比较合理的判断,并将这一过程称为“实践智慧”(Phronesis)。
图尔敏所研究的日常生活中理性的运作也同样属于“实践智慧”。图尔敏模型就是将实践智慧系统化、标准化、流程化后所得出的一种方法,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任何人都能够将实践智慧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


Rapid Reading —— 方法 34~37
平读 Plain reading —— 方法 38~40
精读 Close Reading —— 方法 41~46


方法 34 转读(Flipping)

不知不觉中就会用到的最快的读书方式

  1. 盯着书页,用最快的速度翻书
    • 像翻阅辞典,或是检查书籍有没有缺页、漏页那样快速地翻书。
    • 翻的时候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动手即可。
    • 转读是速度最快的读书方式,熟练以后不到一分钟就能够看完一本书。

为了方便日后再次查找书中的信息,我们往往会在书中做标记、贴便签、自己制作索引,甚至是将重要的部分摘抄出来。然而尽管如此,依然免不了会遗漏一些内容,一旦我们需要用到它们,就还是得用转读的方式来重读。

找需要的部分,快速翻过每一页。之前上学查找知识点就是这一方法。

当我们第一次拿到一本书时,可以先用转读的方式阅读一遍。
之后,当我们读过这本书后,可以再用转读的方式去读一读它,这样多反复几次。
在转读的过程中,我们就会感受到书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事先决定好自己要找什么,然后一边用转读的方式来翻书,一边让目光快速地扫过书页,搜寻自己要找的目标(缺页、漏页、页码、语句或词组),这样的读书方式被称为搜读(Scanning)。

当我们在使用索引时,首先要用转读和搜读两种方法来翻到指定的页码,然后还要用搜读的方式在这一页中找到自己想要的词。

〈练习〉

  • 准备一个计时器,尽量用最快的速度将一本书从封面开始翻到最后一页,测一测需要多少秒。
  • 在读一本书之前和之后分别进行转读,测一测需要多长时间,看读书前后转读的速度是否会发生改变。

方法 35 跳读(Skimming)

只读必要的部分

  1. 阅读绪论部分,或是文章的第一个段落
    作者通常会写明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以及自己想要解答的问题。
  2. 阅读结论部分,或是文章的最后一个段落
  3. 如果需要的话,我们还可以阅读中间各个段落的开头第一句话,这样就能够看清作者是如何一步步推导出结论的。

跳读(Skimming),是指为了达成当前的目的,将必要的部分从文本中筛选出来进行阅读。使用这一方法,我们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

只要我们能够舍弃“书必须从头读到尾”这样的观念,那么读书的过程就可以变得轻松愉快很多。

遇到结构不遵循规范的文章,我们的阅读方式也要从跳读过渡到方法 36 问读(Q&A Reading)。

如何用跳读的方式来阅读结构不规范的文章

  • 站在作者的立场来思考
    • 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就是“多次重复”。
      如果同一个词(也可能是近义词,或是意思相近的表达方式)在文章中出现了许多次,那么它通常就能体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
    •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吸引读者的注意”。
      • 新奇的杜撰词汇、精妙的措辞,这些都能够体现出作者在写作时将重心放在了这一部分内容上。
      • 还有的时候,作者会先将一些平平无奇的普遍论调写出来当作障眼法,然后再突然来一个转折。
      • 如果我们遇到了这种能够挑起读者好奇心的写作手法,其后面很可能就是作者真正的主张。
    • 除了这两种方式以外,有些作者还会将重要的内容放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 注意那些表示主观倾向和判断的表达方式
    • 文章中能够流露出作者主张的部分,很可能就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 “理所当然”“毫无疑问”这种直接表示判断的词,需要我们去体会作者的意图。
    • 大小、长短、高低、新旧、好恶、善恶等需要作者本人来进行界定的词,需要我们顺着作者留下的痕迹来追寻其真正的目的。

〈练习〉

  • 试着用跳读的方式来阅读本书中尚未读过的章节。
  • 试着用跳读的方式分别阅读学术论文(最适合跳读的文献类型)和小说(最不适合跳读的文献类型),
    思考一下哪种文章的主要内容更容易把握,理由是什么,以及怎样才能让速度变得更快。
1 首先读 —— 第一个段落(绪论) 共识

问题背景

提问
从读者也都了解的知识
开始逐渐引出本文想要解决的问题
3 如有必要,可以再从这里搜寻一些信息 —— 中间段落(会有不止一段) 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
具体细节(根据、事例等)
Supporting Details
各段落都只有一个主题

主题句在段落的开头,用来介绍这一段的主题(作者的主张也会在这里提出来)

段落中剩下的内容都是在为主题句提供支持
2 然后读 —— 最后一个段落(结论) 答案

一般性推广
写出最终的答案(结论),说明如何将其进行一般性推广,结束全文

方法 36 问读(Q&A Reading)

同文献对话

  1. 将文献(书或是论文)中的章节标题转换为问题的形式
    例如,目录中如果出现了“马尔萨斯陷阱”这样一个小标题,而我们又不知道“马尔萨斯陷阱”究竟是什么,那么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马尔萨斯陷阱是什么”。
  2. 从标题对应的章节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3. 回答问题,制作一份“摘要”
    找到 ① 中所有问题的答案后,该文献的“摘要”也就制作完成了。

问读,就是向书提出问题,然后找到答案的阅读方式。

用问读的三个好处:

  • 首先,使用问读的方式来读书,速度会比较快。
  •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自由地调节阅读的速度与深度。
  • 最后,问读还能够促进理解和记忆。

通过阅读来回答这些问题,对文献进行预习,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为“预读”(preview)。

  • 开始阅读前,先通过“预读”来认识一下文献
    当我们拿到一部新的文献(书或是论文)时,可以先提出三个问题:
    • 这本书是围绕着什么主题来写的?
    • 关于这一主题,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主张?
    • 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主张提供依据?

通过预读,我们能够判断出一部文献究竟是需要详细阅读,还是可以先放下,直接去读下一部文献。
搞清楚自己即将要读的文献大概具有哪些性质,会决定之后我们阅读文献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除此之外,预读还能够为我们提供其他必要的判断依据,让我们在真正开始阅读前做好准备与预估。
例如,通过预读,我们能够知道文献的难易程度如何,想要理解其中的内容需要掌握哪些前提性知识,这些知识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以及以自己现在的实力,完全读完并理解其中的内容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劳力。

另一种问读——应该读,还是不应该读
应不应该读——这个问题要比实际阅读一部文献高出一个层级,我们可以称之为读书的元问题。那些带着问题来读书的人,只需要想一想“这部文献能否帮助我解答心中的疑问?”,心中自然就有了定论。

想要具备这种判断能力,我们需要对接下来要读的文献有一个大致的预判。这也不算是什么方法,更像是一种习惯。
如果我们接下来打算读的是一篇论文,那么可以先从论文的题目出发,对研究对象、结论和推导出结论的过程进行预判,然后再进行预读。
通过阅读摘要和序文,来确认自己的预判是否正确。
如果是一本书,那么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整本书,以及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预判和确认。
即使预判与实际不符,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不断地去挑战。
熟练的读者能够灵活地运用这种最高级别的问读方式。所谓最高效的速读法,就是只去阅读自己需要的部分。

〈练习〉

  • 找到一部自己接下来想要阅读的文献,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制作一份摘要。

方法 37 限时阅读(Timed Reading)

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

  1. 找到一本想读的书,事先规定好用多长时间来读
    不要太长,15 ~ 30 分钟即可。
  2. 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
    • 如果一开始规定的时间是 30 分钟,那么到了 30 分钟后,即使是没有读完也必须停下来。
    • 无论还剩多少页没有读,心中有多么意犹未尽,(至少在当天)都不能再翻开这本书。

如果文献的内容涉及了我们不太了解的学科领域,那么可以用最开始的 5 分钟来制定“作战策略” —— 熟悉书的结构,决定阅读哪些部分和具体的阅读顺序。

限时阅读的具体做法
限时阅读与其说是一种技巧,不如说更像一种训练。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重塑自己的阅读方式和技巧。

最理想的情况是利用外界因素来决定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比如在坐车去上班或是上学的路上,利用从 A 站到 B 站的时间读完一本书。

利用固定的通勤时间

限时阅读主要可以起到如下效果:

  • 让我们读书时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 让我们能够自由地从平时的状态切换至读书状态。
  • 让我们学会更好地寻找和抓住要点。
  • 使我们读书的速度变得一目了然。
  • 通过记录每天读的页数和自我满意度,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包括读书的速度和对书中内容的掌握程度)。使读书更有计划性。
  • 帮助我们学会判断哪些内容以及哪些书是不需要读的。
  • 能够阅读更多的书。
  • 当我们拿到一本书时,可以选择将其放在限时阅读的时间段内阅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献(书或是论文)都适合限时阅读。

  • 用来愉悦身心的书,比如小说。
    特别是那些需要读者从头到尾按顺序来阅读的书籍。
  • 读起来很轻松,不需要花多少时间的书。
    如果一本书我们能用 10 分钟读完,那就没有必要再去设定 30 分钟了。

而下面这两种书则比较适合限时阅读。

  • 目录和索引都完备的书。
  • 结构符合规范的文献,例如论文等。
    在阅读这类文献时,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决定好应该读哪些部分,以及具体的阅读顺序,所以很适合限时阅读。

〈练习〉

  • 试着在 30 分钟内读完这本《自学大全》。
    第一次阅读时不必事先制定策略,第二次则可以先想一想自己应该读哪些部分。
  • 从每天的日程安排中腾出一段时间用来做限时阅读。
    将想读的文献列出来,每天都阅读不同的文献,先试着坚持一周。

方法 38 默读(Silent Reading)

阅读方法的寂静革命,不出声地阅读文章(也不要在心里读出来)

如果我们想要让自己读书的速度超过说话的速度(大约每分钟 300 字),那么就必须学会不出声地阅读文章。这里的“不出声”不仅是指嘴上,还包括心里。

由于默读在速度、理解程度和记忆等方面都要比朗读更加有效,所以现如今,默读已经成了我们读书的标准方式。

〈练习〉

  • 默读一篇短文,测一测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计算一下自己的读书速度。再与方法 39 朗读(Reading Aloud)和方法 40 指读(Pointing Reading)进行比较。
  • 报纸上的专栏文章一般字数和难易程度会比较固定,还能够一下子找到许多篇,因此很适合用作比较的材料。
  • 阅读后,试着回答一些问题,看看自己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了多少(与朗读和指读进行比较)。

方法 39 朗读(Reading Aloud)

用最古老的阅读方法将知识刻入身体,将文章的内容出声读出来

朗读是学问的基础

  • 以朗读为核心的诵读与背诵,可以将经典的文章和语句刻进学生的身体,直到学生能够像条件反射一样自如地应用。这些被根植在脑内,形成了条件反射的大量语句,能够为思考和语言的运用提供丰富的储备,同时也为各领域求知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打下了基石。
  • 除此之外,理解能力较差的阅读者还可以通过朗读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当我们在发出声音朗读时,会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放在每一个词语上。
    当我们注意力被别的事物吸引,或是由于疲劳而无法全神贯注地读书时,出声朗读有助于防止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

从出声朗读(Reading Aloud)到出声思考(Think Aloud)
在本节的最后,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种介于默读和朗读之间的读书方式——“喃读” —— 并不是单单指小声地读文章,而是要将自己内心中浮现出来的想法也说出来。可以将我们思考的过程转化为声音,将我们引向另一种新的学习方法 —— 方法 52 出声思考(Think Aloud)。

〈练习〉

  • 朗读一篇短文,测一测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计算一下自己的读书速度(与默读和指读进行比较)。
  • 阅读后,试着回答一些问题,看看自己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了多少(与默读和指读进行比较)。

方法 40 指读(Pointing Reading)

用手指来指引读书的方向

  1. 用手指或是笔尖指着当前读到的位置,视线聚焦在手指或笔尖。
  2. 沿着阅读的方向移动手指或笔尖
    一边往下读,一边移动手指或笔尖。此时视线依然聚焦在手指或笔尖。

大家也可以试着将这种方式与方法 39 朗读(Reading Aloud)结合起来,将指着的内容出声读出来。

〈练习〉

  • 用指读的方式阅读一篇短文,测一测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计算一下自己的读书速度(与默读和朗读进行比较)。
  • 阅读后,试着回答一些问题,看看自己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了多少(与默读和朗读进行比较)。
  • 阅读一篇短文,在自己觉得比较重要的语句下面画线,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程度与不画线时进行比较。

方法 41 刻读(Marked Reading)

让读书与思考接轨

  1. 先粗略地阅读一遍,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和概要
    最好先整体地了解一下自己要读的书,如果时间不充裕的话,这一步也可以跳过。
  2. 一边阅读,一边在必要的位置做标记
    遇到自己感兴趣或是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可以在下面画线,或是用马克笔来做标记,也可以贴上小标签。
    我们在最初的阶段不必过分在意颜色问题,获得知识和经验、不断成长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3. 读完一遍后,再从头开始重温那些留下标记的部分
    在重温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必要的标签撕掉。

“阅读文本,在感兴趣的语句下面画线,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写下评论”这一连串的行为就是我们在“思考”时的具体步骤。

使用摘抄作为脚手架,能够增强人类认知能力:

  • 在文章中做好标记后的下一步,就是摘抄。
  • 为了方便日后回顾,可以把页码和摘抄的理由也备注下来,这样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可以引用。这些备注主要有两大功能,
    • 一个是有助于记忆和回想;
    • 另一个则是可以以摘抄的语句为核心形成一种“结晶”,而结晶的体积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增大。

回顾自己的摘抄笔记,将联想到的内容添加进去,如此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单纯在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而是在和这些摘抄内容的作者一同思考方法 14 私淑。只要能够坚持下去,相信你的摘抄笔记一定会成为一份充满生命力的知识财产。

〈练习〉

  • 选择一段文本,篇幅不要太长(比如论文或书的一个章节,也可以选用报纸上的专栏文章),用马克笔之类的工具一边画线一边阅读。
    与单纯的阅读相对比,看一看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是否会有区别。
  • 用画线、贴标签的方式来阅读这本《自学大全》。从头读到尾后,再将画线处和贴过标签的部分摘抄下来,标上页码。
    这样一来,您就拥有了一份自制索引,以及一本自己专属的《自学大全》。

方法 42 段落归纳(Paragraph Summarizing)

引领我们走向精读的“辅助轮”

  1. 选择一部文献,确定阅读的范围
    如果文献的篇幅较长(比如一本书),那么可以以章节为单位来阅读。
  2. 给各个段落标上序号
  3. 将段落的序号写到纸上,留出一定的空白
  4. 读完一个段落后,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填写到对应的空白处
    最好是每一个段落都用一句话来概括。

在归纳总结中发现自己尚未理解的内容
将段落的序号写在纸上,留出空白。这个填补空白的过程,就能够促使阅读者更加深入地去理解文章。

我们在对各个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前,应该先将书通读一遍,或者最好是先反复读上几遍。
当我们读了许多遍,依然无法理解书中的内容时,也可以使用段落归纳的方法来突破难关。
段落归纳还能够将阅读者的理解程度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是一种自我监测的方式。

如果想要与以前的自己作对比,可以隔一段时间后再重新归纳同一篇文章的内容。

如果一本书读起来毫不费力,我们可能会觉得很开心,但是我们能够从中获得的,也只有一些自己已经知道的知识和自我满足感而已。相反,那些读起来很费劲的书却能够为我们带来新的思考和新的生活态度。段落归纳,就是攻破这些书的最有力的武器。

第一章 绪论:历史的作用
1.
2.
3.
4.
5.

方法 43 抄写(Scribing)

调动认知资源来跨越难关

  1. 准备一段文本
    刚开始最好篇幅不要太长,这样更容易坚持下来。
  2. 先读一小段,然后凭记忆写下来(默写)
    读一段文本,然后移开目光,将刚才读过的内容写下来。这种方式也叫默写,相当于是“默记”+“书写”。
  3. 写错了也不必擦掉,画两道横线即可
    这些错误也是十分宝贵的记录。
  4. 将准备好的文本全部写完
    • 无论是一本书,还是一篇文章,都要坚持从头写到尾。
    • 这个过程会很累,所以中途可以休息一下,甚至也可以花费许多天来完成。
  5. 检查自己写下的内容是否正确
    • 全部默写完毕后,对照原文,检查自己写下的内容是否正确。
    • 发现了错误后同样也不必擦掉,画两道横线即可。
    • 最好用马克笔标记出来,让写错的地方变得更一目了然。

方法 44 注释(Annotating)

运用所有的阅读方法来攀上精读的顶点

“做注释”相当于是“对文章中语句的含义进行解说,再将其附着到原文中相应的位置上”。

  1. 选取一段文本
    • 第一次做注释时最好选择短一点儿的文本,比如论文或是书的一个章节,
    • 将每一页都复印到 A3 纸的正中央,然后在周围的空白处做注释(空白多一些的话,做注释的时候也会更方便一些)。
  2. 将比较重要或是值得注意的内容标记出来
    • 最好先反复读上几遍,对各个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方法 42 段落归纳(Paragraph Summarizing)),这样之后的步骤会进行得更加顺利。
    • 然后再进行刻读(方法 41 刻读(Marked Reading)),将比较重要,或是值得注意的内容标记出来(也可以将自己的一些发现和疑问写在旁边)。
  3. 写注释
    不要自己从零开始做注释,最好按照下面的步骤来逐步深入。
    刻读完一遍后,我们可以再重新阅读文本,并添加注释。
    此时不需要从头到尾通读全文,可以先从自己感兴趣,或是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开始,前前后后来回地翻阅。
    • 将文章或章节的末尾的注释抄写下来
    • 找到相应的注释书,将其中的注释抄写下来
    • 提出疑问并寻找答案,然后将其写在旁边

接下来,就可以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进行注释。

  • 普通的辞典、外语词典、各类专业性百科全书以及解说类书籍,再加上其他相关的文献,这些全部都可以用来查阅。
  • 如果身边有可以询问的人,也可以请教一下。

我们无法用语言将自己的思考百分百地还原出来,但是当我们回头去阅读自己写下的文字时,就能够发现自己的思考与语言之间存在的分歧,然后再将这些分歧进一步用语言来表达出来。这样不断循环往复,我们的思考就会逐渐变得越来越深刻,这是单纯在头脑中思考所无法做到的。

摘要·注释矩阵表的制作方法:

  1. 对原文(《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制作一份摘要,输入矩阵表的第一行。可以按照段落来归纳(方法 42 段落归纳(Paragraph Summarizing)),也可以使用问读(方法 36 问读(Q&A Reading))的方式,按照章节来制作摘要。
  2. 收集包含原文献(《科学革命的结构》)相关论述的其他文献(论文或是书籍)作为参考。 参照本书第 2 篇中给出的“调查研究”的路线图,先查阅百科全书(方法 23 百科全书),掌握一些关于《科学革命的结构》和其作者托马斯·S.库恩的基本知识,然后再去查找该学科领域(科学哲学、科学史)的文献目录(方法 24 文献目录)、教科书(方法 25 教科书)或是讲座书,进行书籍探索(方法 26 书籍探索),查找期刊论文(方法 27 查找期刊论文)。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找到了一本名叫《库恩:范式》(讲谈社,1998)的书。这本书是“现代思想的冒险家们”系列中的一册,作者是野家启一。我们将这本书和其他查找到的文献名称填入表格的最左边一列。
  3. 阅读 ② 中查找到的文献,将重要的内容摘取出来,看看这些内容分别与原文中的哪一部分相对应,填入相应的格子中。
  4. 这样一来,从横向上来看,矩阵表的每一行分别对应一部文献。从纵向上来看,矩阵表的每一列中则包含了各个文献对原文中某个部分的相关论述。
  5. 表格制作完成后,再用涂色或是连线的方式将相关内容的对应关系表示出来,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也可以在旁边做注释。

方法 45 铃木式六分笔记

用译读来做思考训练

  1. 将笔记分成六个部分,把原文的一小段粘贴到笔记的第 1 部分中
  2. 查一查这段文字中的单词、短语和语法, 将查到的内容写到第 2 部分中
  3. 将一些有助于理解文意的背景知识以及与语言无关的事实写到第 3 部分中
    • 将百科全书和参考文献中查到的内容写下来。一些译本中的“译者注”就属于这一类。
    • 文中出现的人名、地名,以及其他的专有名词的基本概念可以写在这里。
  4. 将疑问和思考过程写到第 4 部分中的仔细想一想自己有哪里没有读懂,将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过程以语言的形式写下来,然后尝试进行解答和说明。
  5. 将译文写到第 5 部分中
  6. 最后将这段文字抄写到第 6 部分中

铃木式六分笔记法能够将译读外语的过程提升到精读(Intensive Reading)的境界。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能够将原文与解释原文时所需要的所有项目(特别是自己查到的资料和自己的思考过程)全部整理到笔记本并排的两页中。

译读,又称为语法翻译法(grammar-translation approach),是一种古老的外语教学法。

1 粘贴原文 4 阅读中产生的疑问(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转化为语言)
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出来,这一点非常重要
2 单词(不会读的话可以标上音标)、短语、语法等 5 译文
3 与原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6 将原文抄写一遍(可以再自己录音联系一下连读)

方法 46 列宁笔记

战胜逆境的摘要注释法

  1. 阅读文献,制作笔记
    • 将各个章节的标题写下来,归纳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方法 42 段落归纳(Paragraph Summarizing)),
    • 然后把特别重要,或是之后可能会用得上的内容也摘抄下来(方法 41 刻读(Marked Reading)),汇总成一份笔记。
  2. 阅读 ① 中制作好的笔记,在笔记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评论
    • 如果您不赞成文章中的某一部分,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反对!”“否!否!否!”这样的否定性评论。
    • 反之,如果您认可作者的观点,想要表示赞同,那么可以在空白处写下“Yes”“十分同意”等。
    • 如果有了一些复杂的想法或是想做较长的论述,也同样可以将它们写下来。
  3. 时不时地翻看笔记,必要时可以添加一些内容
    • 这部笔记是由两个区域构成,一个是“客观区”,一个是“主观区”。
    • “客观区”是指笔记的主体部分,这部分主要反映了原文献中的内容。
    • 而“主观区”则是指旁边空白处的的评论,这部分主要是阅读者自己的感想。

可以无限添加内容的“升级版列宁笔记”

  • 表格正中央的一列是对原文内容的总结(本表格中是对各段落内容的归纳),
  • 最右侧的一列是其他解读和注释文献中对应部分的摘要,
  • 最左侧的一列中则是阅读者在重新阅读自己总结的内容后产生的感想等。
  • 在摘要·注释矩阵表的基础上加入了列宁笔记的特征,在最左侧添加了一个空白列,用来撰写阅读者自己的评论。
  • 与原版的列宁笔记相比,这种升级版的列宁笔记主要有两大优势。
    • 一个是可以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来保存和管理,
    • 还有一点就是在使用软件制作表格时,每一格都可以无限输入以及添加内容。
  • 升级版列宁笔记的制作方法
    • 先阅读原文,按照章节或是段落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输入表格正中间的一列中。
    • 其他解读和注释文献中对应部分的摘要输入最右侧的一列中。
    • 重新阅读右侧两列中的原文和注释,将自己的感想输入最左侧的一列中。

方法 47 记忆法组合术

通过记忆法的搭配来强化元记忆

  1. 把自己想记,或是记不住的内容写下来
    • 好好回想一下自己有哪些想记但却没能记住的内容,比如工作的步骤、人名、地名、英语单词、物理公式等。
    • 接下来,我将会称它们为“记忆课题”。
  2. 把记不住会带来的损失和记住后能够带来的回报写下来
    • 看看 ① 中写下的这些“记忆课题”,想一想如果我们记不住(没能记住),会遭受哪些损失。
    • 反之,如果我们能记住,又会得到哪些回报。
  3. 为每一个“记忆课题”选择最合适的记忆法
    • 大家可以将自己平时使用的记忆法,以及一些听说过但却从未实践过的记忆法也添加进来。
  4. 尝试使用自己选择的记忆法来记忆
    • 尝试过后如果觉得其他方法可能会更好,那就再试一试别的。
    • 这样就能够总结出哪些记忆法最适合自己,自制一个“记忆法工具箱”。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理解是最棒的记忆法。通过理解来记忆的知识,既不容易遗忘,又能够很快回想起来,还十分易于应用。

元认知,是指我们对认知的认知。其中与记忆有关的部分则被称为元记忆,也就是指人对自己的记忆以及记录过程的认知。
比如说,当一个人认为自己记性很差时,这种信念就会成为元记忆的一部分。 一个人越是觉得自己记性差,就越容易对记忆抱有一些极端的信念。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对记忆的认知和信念,最好的办法就是为自己接下来想要记忆的内容制订一个计划(对话 2“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书写梦想”)。

通过制订计划和记忆实践,我们早已形成定式的元记忆就会被不断地修正。

方法 48 PQRST 法

治疗记忆障碍时会用到的文章记忆法

  1. 预读(Preview)
    • 先将准备记忆的文本(文章)大致阅读一遍,把握主要内容。
  2. 提问(Question)
    • 针对文本(文章)的关键点提问。
    • 可以分别从 5W1H(时间、地点、人物、对象、原因和方法)的角度来思考,提出问题。
  3. 读(Read)
    • 仔细阅读文本(文章),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4. 自己复述(Self-Recitation)
    • 读完后,将得到的信息在心里反复复述,并将其记住。
  5. 测验(Test)
    • 把书合上,一边看着 ② 中提出的问题,一边将答案写出来。
    • 作答完毕后,再对照文本(文章),检查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

PQRST 法的应用实例:
“和歌山县林业试验场(上富田町)调查发现,为保护杉树与桧树的苗木,设置了森林防护栏以后,野猪会最先对防护栏进行破坏并入侵,随后鹿也会通过野猪打开的缺口入侵到防护区域内。试验场的工作人员表示,此次被破坏的部分都低于 60 厘米,今后会加紧研究对策。 (纪伊民报 2018 年 9 月 26 日)”

  1. 预读(Preview)
    大概看了一下,文章的内容好像主要是围绕防护栏,在讲防护栏出现了什么问题。
  2. 提问(Question)—— 在提问的过程中,我们会从原文中筛选出应该记忆的内容,这对记忆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 Q1. 防护栏是为了保护什么?(答案有两个)
    • Q2. 是什么动物破坏了防护栏?
    • Q3. 首先入侵到防护栏内部的是什么动物?后来入侵的又是什么动物?(答案有两个)
    • Q4. 防护栏被破坏的部分在多少厘米以下?
    • Q5. 是谁发现了这个问题?
  3. 精读(Read)—— 带着问题再读一遍文章
  4. 自己复述(Self-Recitation)
  5. 测验(Test)—— 为了回答问题而努力回想的过程能够强化记忆
    • Q1. 杉树的苗木、桧树的苗木
    • Q2. 野猪
    • Q3. 首先是野猪,接下来是鹿
    • Q4. 60 厘米以下
    • Q5. 和歌山县林业试验场

PQRST 法与著名的 SQ3R 法等方法同属于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y)。PQRST 法的基本步骤也和其他的读书策略有许多共通之处,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将提炼要点时所使用的问题直接应用到了最后的测验中。

通过对比能够看出,组成这些阅读策略的基本要素都是源自最早的 SQ3R 法,只是在细节上会有一些变动。

  • 先对自己即将阅读的文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Survey /Overview / Preview)。
  • 然后针对需要掌握的关键点来提问(Question / Ask / Key ideas)。
  • 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 以口头或是书面的形式来输出记住的内容(Recite / Recall / Verbalize / Write)。
  • 评价阅读成果(Reflect / Evaluate / Assess)。
  • 复习(Review),或是进行测验(Test)。

一些读书策略的对比

方法 49 预习地图 & 复习地图

学习前后的准备和巩固。概念地图的具体制作方式如下。

  1. 把想到的几个关键词写下
    • 把想到的关键词写下来,写的时候不需要按照顺序。
    • 我们称这些用来表示现象或是事物的关键词为“概念标签”。
    • 最好不要把它们一字排开,而是像三角形/四边形的几个顶点那样排列,这样之后连线的时候会更方便。
  2. 把相互关联的概念标签用线连接起来
    • 只要两个概念标签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那么就可以直接连线,
    • 二者之间关系具体是什么可以之后再考虑,
    • 如果实在想不出,可以先在旁边标注一个“?”。
  3. 想一想连线的概念标签之间具体是什么关系,写在线上
    • 这些关系词被称为“关系标签”。
    • 当我们在绘制概念地图时,只要是能够用来形容关系的词语(例如相似、相反、对立),都可以用来做关系标签。
  4. 在 ② 和 ③ 的过程中,如果想到了新的概念标签, 可以随时添加到图中
  5. 重复 ② ~ ④

在开始学习前和结束学习后,将自己知道和理解了的内容总结成概念地图的形式。我们可以根据绘制地图的时间点和是否参照教材,将概念地图分为四种。绘制预习地图的一些关键点:

  1. 学习前 × 不参照教材。
    • 不要翻书,想一想有哪些关键词或是短语与自己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关,将它们全部写下来。
    • 除了当前自己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外,由此能够联想到的其他内容也都可以写下来。
    • 接下来,如果能够思考一下这些概念标签之间的关系,然后用具体的词表示出来,那自然是再好不过。
    • 然而当我们在面对一个尚未开始学习的领域时,可能会很难确定这些概念标签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标注一个“?”。
    • 整个过程最好限定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例如 5 分钟内),在计时结束前一直写下去,不要停笔。
  2. 学习前 × 参照教材。
    • 拿出接下来准备读的书,或是翻开今天打算学习的内容,从目录中提取一些关键词,写到纸上。
    • 当我们在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时,如果光看目录中的小标题可能会感到一头雾水。此时,可以在自己不理解的词旁边标注一个“?”。
    • 如果您隐约觉得两个词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关联,但却不知道这种关联究竟是什么,那么可以在连接两个词的线上标注一个“?”。
    • 如果您对书中的内容作出了自己的预测,也可以将这些预测写下来,并在前后分别标注一个“?”。
    • 这些“?”就像是路标,能够告诉我们在学习时应该关注哪些内容,以及通过学习应该获得哪些成果。
  3. 学习后 × 不参照教材。
    • 回忆今天学习过的内容,或是刚才看完的书中的某一章节,将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内容用单词或短语简单概括出来,然后写在纸上,写的时候不需要按照顺序。
    • 即使是印象比较模糊,不那么准确,也可以先写下来。
    • 整个过程最好限定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例如 5 分钟内),在计时结束前一直写下去,不要停笔。
    • 在填写关系标签的过程中,我们通常还能够回忆起更多的内容。
  4. 学习后 × 参照教材。
    • 先在不参照教科书的前提下绘制出一张概念地图,然后再对照教材和笔记,查缺补漏,修正错误。

预习地图、复习地图的实例
通过阅读《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实践携手改变课堂》一书,来了解学习科学。

将新的信息加入现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其与原有的信息产生关联,这一过程被称为“新知识的结构化”,也是学习过程的核心。

学习新的知识,就是将其与原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对知识网络进行重构和扩张。明白这一点,要比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有更重要的意义。

方法 50 记忆术(mnemonics)

源自古希腊的想象记忆法

在位置记忆法中,人们会使用“位置”作为记忆桩,与需要记忆的内容相关联。

  1. 准备用来关联记忆的“桩” 最好用自己平时比较熟悉的“位置”来充当记忆桩。
    • 比如说,我们可以将自己身上的部位看作“位置”,来记忆“杂志、汽车、医生、玫瑰、球”这几个词。
    • 因为身体会一直伴随着我们,所以我们都对自己的身体十分熟悉。
    • 为了记忆这五个词,我们可以用头、眼睛、鼻子、嘴和胸这五个部位来充当记忆桩。
    • 如果再加上身体下方的其他部位,那么差不多能够一次性记忆 20 ~ 30 个事物。
  2. 在脑内想象自己想要记忆的事物
    • 想象时最好一个一个来,尽量具体一些。
    • 如果想要记忆的事物比较抽象,那么可以使用本书第 532—533 页所介绍的方法来将其变换为具体的事物。
  3. 在想象中将记忆桩与自己想要记忆的事物联系起来
    • 记忆术的核心,就是通过视觉想象把未知的事物(自己想要记住的事物)与已知的事物(定桩类记忆术中所使用的记忆桩)联系起来。
    • 例如,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下图中的这些场景,每一组大概停留 6 ~ 8 秒的时间(刚开始的时候不必太急,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 当然,随着熟练度的增加,花费的时间也会逐渐缩短。
    • 想象的画面越是“活灵活现”(vivid)、“有视觉张力”(visual)、“荒谬怪诞”(bizarre),记忆能够保持的时间就越长。
    • 为了想象出这样的画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 不要单纯将两个事物摆在一起,而是需要使二者之间产生互动。
      • 想象中的画面必须是动画,而不是静止的。

记忆术的种类和想象的方法

  • 准备记忆桩的方式有许多种,比如:
    • 使用现实中存在或是想象出来的地点(Loci System,即位置记忆法)。
    • 在脑海中想象一组顺序明确的事物,例如数字(Peg System)。
    • 将数字转换为辅音,找到包含这些辅音的单词,再利用这些单词来展开联想(Phonetic System)。
  • 还有的记忆术不需要事先准备记忆桩,而是直接在想象中把需要记忆的内容互相联系到一起(Pair System, Link System)。

在记忆具体的事物时,那么我们可以直接想象它们的样子,但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利用记忆术来记忆抽象概念或是外语单词的拼写,却很难在脑海中将它们用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来。这类问题没有一个通用的解法,但大致有三种解决策略。

  • 策略 1:拆分读音并找到谐音词
    • 如果我们能够知道它的词源或是由来,就可以通过具体的含义来记忆。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或是不想去做),那么就只能把这个词当作一串无意义的音节来处理。
    • 此时,先将一个词拆分成 2 ~ 3 个部分,再分别去找发音与之相似的词,就会容易许多。这也是写作谐音顺口溜的一项基本技巧。
    • 例如:
      • 麦卡锡主义 →“麦”(卖?)+“卡西”(卡西欧?)。
      • Temperament→“天”(舔?)+“破门”(破旧的门?)。
  • 策略 2:举出具体的例子
    • 在想象一个具象名词时,我们也需要将其具体化为一个特定的事物。
    • 例如,如果凭空去想象一双“鞋”,我们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但如果是想象某一双特定的“鞋”(比如自己平时穿的鞋),那么脑海中的图像就会变得清晰许多。
    • 一般来说,人们记忆与自己相关的东西会更容易一些,所以“想象自己(当前)拥有的某一件具体的物品”会对记忆起到帮助作用。
    • 如果需要记忆的是动词,那么可以将其转换为做动作的人,或是做这件事时所需要的物品(比如看到“清扫”,可以想象一把“扫帚”)。
  • 策略 3:创造一个情景或是故事
    • 对于形容词和动词,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个场景和登场人物(比如自己),例如“我正在(做某事)”或是“(处于某种状态下)的我”。
    • 如果能够在情景或是故事的基础上,再加上具体的地点和故事背景,那就更好了。

记忆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所有古代的文献都将记忆术的发明归功于古希腊的抒情诗人西摩尼得斯。
“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是西摩尼得斯留下的一句名言,他的诗句总是伴随着丰富的色彩和画面感,让人能够身临其境。

传统的记忆术

序号 记忆法 概述 优点 缺点
1 反复出声读 反复出声读自己想记的内容 无须准备,简单易行 过程中一旦出错,就会
不小心把错误的内容给
记下来。单单使用这种
方法无法确定自己究竟
有没有记住
2 反复抄写 反复抄写自己想记的内容 无须准备,简单易行 同上
3 反复读同时抄写 方法 1 和方法 2 的结合 无须准备,简单易行 同上
4 留出时间来复习和确认 确认一下自己之前记忆得是否牢固 防止“一旦记住就再也不管了”的情况出现 很容易忘记去复习
5 记忆唤起 遮住正确答案,努力回想,然后立刻确认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多次重复这一过程。单词卡就是该方法的一种应用 一旦记忆出现偏差,可以立刻修正
不会出现“自以为记住了但是其实没记住”的情况
很难用来记忆那些无法
一次性处理的信息,例
如比较长的单词和文章
6 SAFMEDS 法 全称为 Say All Fast Minute EveryDay Suffle
把问题写在卡片的正面,答案写在卡片的背面。每天打乱卡片顺序后,在一分钟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回答卡片上的问题,并记录自己答对的题数,制作成图表
能够一眼看出自己记住了多少内容,有助于提升积极性 同上
7 间隔复习法 逐渐拉长复习的间隔 比单纯的复习记忆得更牢固 需要安排并且记住复习
的时间点,会比较麻烦
8 DWM (Day-Week-Month)法 复习一天前、一周前和一个月前记忆过的内容 复习的时间点也更好记 需要想一想一个月后的
复习应该如何安排
9 35 分钟模块法 以 35 分钟为一个模块(方法51,第542页),结合 DWM 法来复习
同上 同上
10 SRS 笔记 用一个笔记本来管理间隔复习的时间点和想要记忆的内容 同上 随着想要记忆的内容不
断增加,笔记本也会变
得越来越厚
11 SRS 软件 使用 Anki, Supermemo 等 SRS 软件(App) 来记忆 同上
即使想要记忆的内容增加,笔记本也不会变厚
软件(App)会自动帮我们设定复习时间
需要电脑或是手机
12 短间隔复述法 听到(或看到)想要记忆的内容后,反复出声复述,并逐渐拉长复述的间隔时间,比如 4 秒、8 秒、16 秒、32 秒这样递增 无须准备,简单易行 过程中一旦出错,就会不小心把错误的内容给记下来。单单使用这种方法无法确定自己究竟有没有记住
13 自我测试法 自己出一份试卷,然后自己作答 一旦记忆出现偏差,可以立刻修正
不会出现“自以为记住了但是其实没记住”的情况
出试卷很费工夫
14 反复答题法 反复回答简单的问题,达到记忆的目的 能够发现自己记错或是记忆不准确的部分,及
时修正
适合用来提高记忆的精确性和回想的速度
很容易厌烦。正确率提升后会逐渐失去动力
15 LowFirst 法 按照错误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来复习。在改良版的 LowFirst 法中,会直接将错误率低于规定值(10%)的项目从复习对象中剔除,从而提高复习效率。水野理香《学习效果的认知心理学》(Nakanishiya 出版, 2003) 比间隔复习法的效率更高 计算错误率,安排复习时间的过程比较麻烦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最好是借助软件)
16 影像记忆法 在脑内将想记的内容转换成影像来记忆 记忆会更容易在脑内扎根 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对于不熟练的人来说,想象的过程可能会很费时间
17 联想记忆法 想一想自己看到这些内容后首先联想到了什么,将二者联系起来记忆 利用自己脑内产生的联想来记忆,会更容
易一些
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对于不熟练的人来说,联想的过程可能会很费时间
18 谐音记忆法 把想记的内容换成其他发音相近的字,变成不同的意思。
例如圆周率:3.14159 (山巅一寺一壶酒)
在记忆数字时使用这种方式,会比直接记忆更有效 想谐音很麻烦(如果直接买谐音记忆方面的书会省不少事)
19 关键词记忆法 找到母语中发音比较相似的词,在想象中将二者联系起来
例如“踹(try)一脚试试”
- 把发音联系起来 → “踹”和“try”
- 把意思联系起来 → “踹”和“试试”
在记忆数字和外语单词时使用这种方式,会比直接记忆更有效 有时很难从母语中找到发音相似的词
20 利用韵律来记忆 利用韵律来记忆 在记忆数字和外语单词
时使用这种方式,会比直接记忆更有效
对押韵方式不熟悉的人很难应用

方法 51 35 分钟模块法

使用模块化复习的记忆管理法

  1. 学习时,以 35 分钟为一个周期,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
    • 第 0 ~ 20 分钟……学习新的内容。
    • 第 20 ~ 24 分钟……稍事休息,让新的知识在头脑中固定下来,为接下来的复习做准备。
    • 第 24 ~ 26 分钟……复习一天前的学习内容。
    • 第 26 ~ 28 分钟……复习一周前的学习内容。
    • 第 28 ~ 30 分钟……复习一个月前的学习内容。
    • 第 30 ~ 35 分钟……复习今天的学习内容。
  2. 想要继续学习的话,先休息 10 分钟,然后重复上述步骤

35 分钟模块法是一种学习时间分配机制。 由于多数人的注意力只能保持 20 分钟,所以我们就用前 20 分钟来学习新的内容。接下来,再按照学习时间:复习时间6:4 的比例,计算出复习时间应为 15 分钟。二者加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 35 分钟的学习模块。

比起一次性记住,在多次重复中记忆的效果会更好,且持续的时间也更长。
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逐渐拉开重复的间隔也能够增强记忆的效果。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如何将方法 49 预习地图 & 复习地图与模块式学习法结合起来使用。

【60 分钟模块法】

池田久美子:《学生究竟是哪里不懂:不懂的种类》,《信州丰南短期大学纪要》第 18 号,2001,第 105—122 页。池田在论文中将大学生的“不懂”分成了五种类型。

  1. 对词汇的含义和相关的内容不了解。
  2. 没有领会到叙述背后隐藏的含义或是作者的言外之意。
  3. 文章出现了矛盾或是漏洞导致学生无法理解。
  4. 文章的叙述与学生自身的观念不符。
  5. 被一些没有提问价值,完全是伪造出来的问题牵绊住
  6. (如果再加上“6.根本不想懂”,那么一共就是六种类型)。

方法 52 出声思考(Think Aloud)

把思考的过程说出来

  1. 选择一个课题
    • 可以是一道难题,
    • 也可以是读过后觉得没有读懂的文献。
  2. 准备一个可以录音的设备
    • 可以使用录音笔,
    • 也可以用手机自带的录音程序。
  3. 一边解题(或是阅读文献),一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 开始录音,在解题(或阅读)的过程中,尽量把自己所有思考过程和想法都用嘴说出来。
  4. 结束一段学习后停止录音,自己从头听一遍
    • 当题目解不出来,或是读文献卡壳了的时候,就是我们回顾自己思考过程的绝佳机会。
    • 即使是顺利地将题目解了出来,也一定要听一听自己的录音。
    • 一边听录音,一边重温自己解题和阅读时的思考过程。
    • 可以在听的过程中做笔记,也可以先把录音的内容转换成文字,然后一边听一边在旁边写下新的发现,对内容进行修正,这样效果会更好。

比起安安静静地学习,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会学得更快,理解也会更深刻。即使是找不到交流的对象,在学习时自言自语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自学者也可以利用社会关系来提升学习效果,具体做法可以参考我在本书第 1 篇中所介绍的方法 15 共读。

方法 53 “不懂”路线图

即使遇到读不懂的内容也不再迷茫

  1. 遇到读不懂的内容时,就拿出下面这张图
    • 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懂的内容,就拿出第 561 页这张“不懂”路径图。
  2. 确认一下自己当前的状态是处于路径图中的哪个阶段
    • 不明型 几乎完全读不懂,或是根本搞不清楚自己哪里不懂的状态。
      例如,当我们面对一门完全读不懂的外语时,就属于这一类型。
    • 不定型 句子中的每一部分单独拿出来都可以理解,但是有些部分可以有许多种解释,所以不知道在这句话中选用的是哪一种。
      用外语来举例的话,就相当于是每个单词都能查到译法,然而代入句子中却看不懂,只能把许多个不同的义项一个个地代入句子中,不断试错。
    • 不能型 确定了选用哪种解释后(有了自己的理解后),语句中依然存在矛盾或是不协调的地方,当前的这种解释(理解)导致文章前后的逻辑无法自洽。
  3. 确认路线图,看看自己在当前的状态下能够做些什么, 试着做一做

阶段与对应解决办法:

  1. 不明型 的“不懂” → 将句子划分成几个部分 → 为每一部分拟定一种解释
    • 当我们在面对一门读不懂的外语时,首先需要先以单词为单位对句子进行划分(有些语言的单词之间没有空格,那样划分起来就会比较难)。
    • 然后为这些单词(或看上去像是单词)拟定一种解释。如果能查辞典的话,可以先把其中的一个释义代入进来。
    • 如果这一阶段的进展还算顺利的话,我们就成功迈向了“不懂”的下一阶段——不定型。
  2. 不定型 的“不懂” → 为整句话设定一个语境 → 缩小各个部分解释的可选范围
    •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缩小各个部分解释的可选范围。
    • 还要思考一下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设定一个整体的语境,将这些部分整合起来。
    • 在重复这两个步骤的同时对全句进行评估,想一想这些解释有没有更好的组合方式。
    • 例如在外语文章中,每一部分的解释(各个单词的意思)与整体文意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我们不理解单词的意思,那么也就读不懂文章的意思;反之,如果我们不确定单词处于什么样的语境(context)下,那么也就搞不清楚文章中选取的是哪一个义项。
    • 解决方针,就是一边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一边想办法寻找答案。
      • 比如说首先排除掉所有不可能选取的义项和组合方式(缩小选择的范围),同时为整句话设定一个语境或是含义,找到最可能的解释。
      • 为了防止组合数过多导致混乱,大家可以采用一些外部记录方式,比如写到纸上,不要光用脑子去记。
  3. 不能型 的“不懂” → 推翻当前的理解,重新来过
    • 如果我们对语句做出了解释,但其中依然存在矛盾或是不协调的地方,导致我们的理解不是很顺畅,那么我们就只能推翻自己原先作出的解释(当前的理解),重新来过。
    • 乍一看,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像是在返工。
    • 刚觉得自己有点懂了,就立刻被打回原形,重新回到不懂的状态中,这个过程必然会伴随着痛苦。然而,想要战胜不能型的“不懂”,这又是我们的必经之路。
    •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重新扩大解释的可选范围,瓦解自己当前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做出新的理解。
    • 在不断瓦解和重建的过程中,我们的理解就能够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4. 再次回到不定型的“不懂” → 逐个变更之前作出的假设
    • 为了消除语句中的矛盾与不协调,我们推翻了原先作出的解释,再次回到了不定型的“不懂”,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完全从零开始。
    • 当我们想要重新做出解释时,则需要遵循下述基本方针 —— 尝试着去逐个变更之前作出的假设,保持其他的假设不变,千万不要同时变更所有的假设。这样一来,虽然解释的可选范围会有所扩大,但也不会扩大到我们无法控制的地步。
    • 例如在下一页的图中,我就是把“这句话中的动词是 like”这条假设改为“这句话中的动词是 flies”,然后重新进行了思考,而其他的假设则保持不变。
      在这些原先作出的假设中,有些假设有变更的余地(或是变更的余地比较大),有些假设则几乎没有任何变更的余地(或是变更的余地比较小)。
      在刚才这个例子中,“这篇文章是用英语写成的”(所以应该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就是一条几乎无法变更的假设。
    • 综上所述,当我们想要重新做出解释时,应该采取的策略是:
      先找到可变性比较强的假设,然后再试着去逐条变更。这样就可以将解释的可选范围限制在一个我们能够处理的范围内,让寻找新解释的过程变得轻松一些。

学习这件事本身,就包括去挑战自己当前无法理解的事物。如果我们一直逃避,光是在自己已经懂得和熟悉了的知识范围内徘徊,那么肯定什么都学不到,只会保持着老样子,永远停留在原地。如果一个人想要挑战未知,那么他就必须先直面自己不懂的事物。与未知的相遇大多会伴随着一定的痛苦,有时会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无知与无能,以致令我们陷入自我厌恶之中。因此,滞留在“不懂”的状态中绝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有了“不懂”路线图,我们就能够了解自己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以及可以做些什么来摆脱这种状态。

自学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也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为了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我们就必须阅读更高水平的书籍,而想要读懂这些书,就得先对自我进行重塑。因此,我们不得不向自己不懂的事物发起挑战,绝不能临阵脱逃。当我们开始挑战这些真正的难题时,必须反复瓦解自己原本的理解,并重新建立新的理解。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反复打破“觉得自己已经懂了”这一状态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时间 苍蝇 喜欢 一个 箭头
钟点 飞机 喜好 某个
时刻 相似 箭一般的飞向
机会 飞球 仿佛 用箭头来指示

方法 54 不同的解法

把做过的题利用起来,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提升练习题的学习效果。 0. 先把题做一遍 如果这道题您已经做过了一遍(或几遍),可以直接跳到 ①。 - 如果您是第一次做这道题,那么请在做题的同时计时,看自己需要花费多长时间才能解出来。 - 即使没能解出来,也要把自己花费的时间记录下来,然后去看一看答案给出的解题方法。

  1. 把题重新做一遍
    • 趁着自己还记得(可能只是自以为还记得)解题的方法,再把题重新做一遍。
    • 如果单纯重新做一遍感觉没什么动力的话,可以给自己设定目标,要求必须在一半的时间内做完。
    • 我们在解题时很可能会产生新的想法,或是想到新的解题方式。
  2. 在解题的同时出声说出自己的思路
    • 在上一步中,我们限制了解题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再来尝试另一种限制条件。
    • 大脑在处理信息时需要占用认知资源,而认知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这一次,我们就要对解题时使用的认知资源进行限制。
    • 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一边解题,一边出声说出自己的思路。最好把自己说的内容录下来,这样之后可以再听一听(方法 52 出声思考(Think Aloud))。
  3. 给别人讲解
    • 我们可以试着给别人讲题,而不是自己闷头做题。
    • 在讲题的过程中,我们能够从对方的表情和语言中观察到对方是否理解,然后想办法用对方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讲解,这样做会比自己解题的难度更高,效果也会更好。
  4. 给自己讲解
    • 遗憾的是,可以聆听我们讲解的对象并不是随时都能够找到。如果找不到这样的人,那么身为自学者的我们就只能像往常一样继续一人分饰两角,同时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自己给自己讲解。
    • 回听一下自己之前的录音就会发现,我们在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转化为语言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绕来绕去,甚至脱离正轨的情况,很缺乏条理性。就连我们自己听起来都会觉得有些难懂。
    •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录音中的内容写到纸上。重新整理自己的解题思路,像教学一样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
      • 写的时候可以将笔记本分成左右两部分,一部分写教师的台词,另一部分写学生的台词。
      • 把教学的过程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出来后,摆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自学的本来面貌,即教师与学生这两种角色的融合。
      • 如果教师的说明不够完善,那么学生一定要立刻指出来。
教师 学生
遇到证明题,一定要先确认一下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需要证明的结论。 这道题我完全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
接下来,将已知条件进行组合和变形,使其向结论靠拢。 确认过了,那么接下来呢?
同样地,也可以把结论变形,使其向已知条件靠拢。 我懂了,就是代入和变形对吧,如果这样还做还是行不通怎么办呢?

让重复练习不再枯燥无味。为了防止对相同的刺激感到厌倦,我们只能想方设法将其伪造成新的刺激。接下来我将介绍四种比较简单的方法。

  1. 留出一定的间隔时间
    比如当我们做完了一本练习册后,再从头开始重新做一遍。
  2. 限制时间
    如果我们第一次解题时用了 10 分钟,那么第二次就可以试着在 5 分钟内解答完毕。仅仅是加上这样一个限制条件,就会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3. 利用“不想半途而废”的心理
    如果您的目标是读三遍教科书,那么读第一遍时可以适当地跳过一些内容,第二遍时再跳过一些其他内容,等到最后一遍再从头读到尾。
  4. 换一个学习场所
    当然,虽说是换环境,也没有必要大老远跑到国外去,仅仅是把椅子往旁边移动 1 米(看上去可能有点傻),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难题更值得重新解答
在解答问题时,我们往往注意不到自己采用了什么样的策略(方法 48 PQRST 法),还会几乎无意识地去应用一些方法。
重新解答问题,就让我们有了观察解题过程的机会。问题的难度越大,我们在重新解答时的收获也就越多。

计算机科学家罗伯特·W.弗洛伊德在词法分析理论、编程语言语义、自动程序验证、自动程序综合生成和算法分析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就是说他在职业生涯中曾解决过许多本质性的问题),并于 1978 年获得图灵奖。他在获奖后的纪念演讲中曾经提到过的“一种方法”,对所有以解决问题为本职工作的人来说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关于这种方法的具体描述如下: “我在做一些复杂的算法设计时,发现有一种方法对提升自己的能力有很大帮助。那就是,当我成功解答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后,会重新解答一遍,回顾自己在刚才的解答过程中所洞察到的内容。我会不断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获得一个最清晰且直接的解法。接下来,我会总结出解决类似问题时可以遵循的普遍性规律,这样以后当我遇到问题时,就可以直接用最有效的方式来入手。这种规律大多都具有永恒的价值。”

邓宁-克鲁格效应:
一些学生光是听了听课,翻了一下教科书,就觉得“这些我都懂了,很简单嘛”,结果之后却什么都没记住。还有一些大人也是一样,总觉得“这点工作很轻松啊”,结果到了截止日期前就变得手忙脚乱,发现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他们无法忍受“自己不够聪明”这个事实,所以总是装作自己什么都懂的样子,不肯正视自己的实力,一直逃避自己应该做的事。

方法 55 元笔记

把自己当作一种学习资源

  1. 准备一个专用的笔记本(元笔记)
    • 用来记录自己在自学过程中的一些发现。也就是从一个更高的视角(元层次)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
    • 无论选用哪种形式,只要能够随身携带、随时随地记录即可。
  2. 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到元笔记中
    • 无论是在学习的中途或间隙,还是在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时,只要有了新的发现,都可以随时记录到元笔记中,并注明日期和时间。
    • 就算是一开始找不到什么可写的,只要坚持记录一段时间,就总能够看到一些自己以前忽略了的事物,或是发现自己的思考出现了一些变化(从元层次对自己学习的观察变得更敏锐了)。
    • 特别是当自己的学习进展不顺利时(比如不知为何效率比平时低、感觉自己不在状态、总觉得有问题却又说不清是什么问题),不要光在脑海里想(陷入烦恼),而是最好将自己的感受(牢骚也好,担忧也好)全都写下来,顺序也可以随意。
  3. 随时翻一翻做好的笔记,把想到的内容添加进去
    • 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翻看元笔记来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还可以将其看作一种重要的资源,利用它来对学习方法和自我监测的手段进行改善,甚至是作出自己的创新。
    • 读书猴的元笔记(纸质版) 把自学的灵感记录下来 不要光在脑海里思考,把想到的东西用图表示出来。

回顾自学的历程:
在回顾的过程中,可以分析一下有哪些方法比较适合自己,哪些因素对自己来说很有必要,继而创造出自己的原创方法。

打磨自学的想法:
利用元笔记来反复打磨一个想法,可以使这个想法变得更具体,或是衍生出新的想法。

当我们选择了某个特定的方法,并且想要按照这个方法来展开行动时,就需要用到元认知。 因为我们必须不断地确认自己当前的行动是否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并且对自己的认知和行动进行修正。 如果一名自学者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就能够向前更进一步,使用自己开发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当一个人的学习目的、教材和学习方法全都可以由自己来决定时,他就真正地成为一名彻头彻尾的自学者。

编写一本只属于您自己的《自学大全》 :

  • 自学者们在刚开始的时候也都会先照搬他人的学习方法。
  • 但是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到最后,大家都会创造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因为学习就是一个改变自我的过程,如果学习方法没有同时做出改变,那么学习必然就会遭遇瓶颈。在创造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先尝试,然后回顾总结,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调整和修改。 这样一来,自学者才能真正地成为一名自主的学习者。
  •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各自拥有不同的天赋和经验。世界上可能会有许多比你优秀的学习者,但绝对没有和你完全相同的学习者。

像这样,自学者每天不仅要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要同时学习如何创造自己的学习方法。 坚持记录元笔记,就相当于是在本书的基础上进行增补改订,编写一本只属于您自己的《自学大全》。就让元笔记来代替本书,继续照亮您接下来的自学之路吧。

基础能力

任何学习中都会用到的基础能力
本书前 3 篇介绍了自学时需要用到的各种工具。工具只有应用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因此,本书的第 4 篇相当于是一部附录,主要采用短篇故事的形式,以自学者本人的视角来介绍这些学习方法的组合应用。

在此我想补充说明一点,那就是本篇中的三个故事只是用来向大家展示自学的各个阶段中可以使用哪些方法,并不是让大家在学习这三门学科时遵循同样的方式。

自学本来就没有既定的轨道。每一名自学者都会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这些故事会告诉我们:自学的过程往往不会像想象中那样顺利;有一些方法能够将我们从迷茫和走投无路的困境中解救出来;无论失败多少次,都可以从头再来;只要我们不放弃寻求知识,那么知识也永远不会抛弃我们。

语文

自学语文的几大要点:

  1. 认识到自己阅读能力的不足
  2. 积累关联性比较强的词和概念
    • 理解文章的第一道关卡,就是理解概念,然后学会使用概念来思考。概念需要用思考来把握,再用语言来表达。使用概念来思考就是系统 2 的本质。
    • 当我们在针对某一事物展开论述时,不能光谈自己的经历,而是应该把与主题相关的多个概念组合起来提出主张,再用数据和逻辑来支撑自己的主张(方法 33 图尔敏模型)。
    • 我们平时在表达想法或是描述事物时,都会将词与其他词连在一起使用。所以,每一个词都会存在一些常用的搭配。 例如,“雨”就经常会和“云”“伞”“淋湿”等词搭配在一起(毕竟这些事物在现实中有着密切的联系)。
    • 任何词和概念都会与许多其他的词和概念产生类似的联系。词与词之间的联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关系网。
    • 掌握词的搭配,是我们理解词和用词进行表达的基础。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最标准的答案就是“多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
    • 幸运的是,为了方便那些因阅读量不足而读不懂现代文的人,市面上已经出版了一些日语现代文的词汇书。
  3. 逻辑的本质是对话
    • 为了掌握书面语,我们在积累词(概念)和其组合方式的同时,还需要学习如何从字里行间寻找线索,推测出文字以外的内容。
    • 而推理小说,就是将这种能力以娱乐消遣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 我们在理解文章时也要多想一想,自己能否把理解的过程一步一步地阐述清楚,如果别人针对我们的阐述提出质疑和异议,我们能否有理有据地驳回。
    • 即使我们是独自一人,也要试着把思考的过程讲出来,向自己提出一些反驳和质疑,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名叫《去吧!逻辑先生》的教辅书,作者仲岛瞳是一名语文老师,而逻辑学家野矢茂树则承担了本书的监修工作。
      • 除此之外,三森由里香编写的《完全积累式 面向儿童的逻辑训练习题》也是一本值得参考的习题集。
  4. 善意原则(Principle of Charity)
    • 简单来说,善意原则是指,当我们在理解他人的话语时,尽量将其当作“正确”且“合乎道理”的。
      例如,当我们发现自己读不懂某一篇文章时,不要责怪作者写得不好,而是应该把问题归结到自己的理解方式上,重新去思考。

议论文阅读的要点。在阅读小说等文学类文章时,应该遵循下面四个步骤。
其中“① 理解主人公”和“② 理解登场人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也差不多。

  1. 理解主人公。
  2. 理解登场人物的关系。
  3. 分析文章的结构。
  4. 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内心世界的直接描写 对日常状态的描写 对外在条件的说明 每一次的言语和行为
1 理解主人公 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直接描写 主人公的日常状态 主人公的外在条件(年龄、身份、外貌、财产等) 主人公的每一次言语和行为
2 理解登场人物的关系 人物彼此间感情的直接描写 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对彼此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人物之间的外在关系(年龄、身份的上下级关系等) 人物每次在面对彼此时有过哪些言语和行为

英语

自学英语(外语)的几大要点

  1. 卡托·罗姆勃的等式
    • 外语的学习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肌肉训练。如果学习者没有坚持重复,中断了训练,那么技能就会逐渐退化,好不容易掌握的内容也会随着时间逐渐消逝。 因此,学习外语的第一个要点就是每天坚持。这也是最有效且最关键的一点。
    • 卡托·罗姆勃是一名优秀的自学者,她自学了 11 门外语,并且凭借着优秀的语言能力成为一名职业翻译。首先,我们要从她身上学习的第一点,就是不要把她的学习方法当作学习第二外语的最佳方法。
    • 语言学习者所需要的并不是什么最佳的学习方法,而是一名能够让他们燃起的学习热情长久点亮下去的守护者。
  2. 不会半途而废的刷墙式学习法
    让学习能够坚持下去的诀窍,就是每次只学“薄薄的一层”,让自己感到迫不及待。换句话说,就是要强忍住想要继续往下学习的冲动,让每天的学习量无法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 先学习这门语言的文字和发音
      • 这一阶段最好先认识一些该语言中的外来语或是专有名词。
      • 在学习这种单词时,我们只要念对了发音,就能够得知它们的含义,因此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拼写与发音之间的对应关系上。
    • 先看单词,再看语法
      • 最好先把出现频率较高的短单词记下来。
      • 在这个过程中,必要时(比如忘记了发音规则或是搞不清单词的读法时)可以再复习一下之前学习过的发音规则。
    • 把教材上的会话和课文全部看一遍
      • 除非是遇到了读不懂课文的情况,否则在这一阶段尽量先不要看语法的讲解。
    • 仔细阅读语法的讲解,重新再读一遍教材
    • 记忆并理解了教材上的内容后,还要再进一步巩固。
      • 把每一章的内容朗读 10 遍并抄写 3 遍。
      • 这个过程重复 3 轮后,一本教材就算是学完了
  3. 使用儿童辞典和百科全书作为外语教材
    • 当我们使用刷墙式学习法学完了初级的教材后,应该就能够看懂为外国儿童所编写的最简单的辞典了。
    •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首先可以读一本名叫《图解字典》(First Picture Dictionary)的插图辞典。
    • 能读懂这本之后,接下来可以继续阅读面向 5 ~ 10 岁儿童的辞典,例如《DK 儿童图解字典》(DK Children’s Illustrated Dictionary)和《柯林斯第一学校词典》(Collins First School Dictionary)等。
    • 再继续加大难度的话,可以阅读一本名叫《我的第一本百科全书》(DK My First Encyclopedia)的百科全书,其中有许多彩色的照片和插图。学到了这里,基本就已经可以顺畅地阅读一些简单的书籍了。
  4. 在会话和闲聊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 最低限度的英语会话应该是以下三句: Hello.(叫住对方) Please.(提出请求) Thank you.(表示感谢,与对方告别)
    • Carolyn Graham 编写的 Jazz Chants 系列丛书是将英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短句编成了充满节奏感的小歌曲(Chants),让读者能够跟随着爵士乐的节拍来练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英语的重音和节奏。这个系列中有一本名叫 Small Talk:More Jazz Chants,其中介绍了许多日常会话中会用到的核心句式,是会话初学者应该最先使用的一本教材。
    • 如果您想要学习一些固定的句型,再根据对话的内容和目的(功能)来代入和更换具体的词语(例如“Could you?”),那么 Function in English 会更适用一些。
    • 现如今,在美国的大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公共演讲教科书是 Stephen Lucas 编写的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还有一本 Jess K.Alberts 编写的 Human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主要是以交流为主题,涵盖的内容比较广,但是其中也有专门讲修辞学和公共演讲的章节。

Donald Rutherford (2012) Routledg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3rd Edition) 是一本再版了许多次的经济学用语辞典,一共有 700 页左右,每一页都是由左右两栏构成,一个词条大概 5 ~ 10 行,人物的介绍也不过只有 20 ~ 30 行,比 Simple English Wikipedia 上面的词条还要简短。

另一本 David R.Henderson ed.(1993) The Fortun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 则是经济学百科全书,大概有 900 页,每一页同样也是由左右两栏构成。

数学

自学数学的几大要点

  1. 世界上不存在数学的母语者
  2. 停止想象,开始动手
    • 有了数学后,即使问题超出了直觉和感受的范围,我们也依然能够找到推理的方向,这就是数学强大的根源之一。
    • 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不要让思考回归日常生活,而是应该停留在数学的世界中寻找突破口。
  3. 迟到的理解
    • 比数学教材更简单易懂的入门书可以分为两种。相比之下,“解题类”数学入门书中的内容会更容易留在我们的脑海中。
      • 第一种主要是面向那些不知道数学表达式究竟是用来做什么,觉得数学太过抽象理解不了的人。我们可以称为“理解类”数学入门书。
      • 而第二种入门书面向的读者群则会更心急一些,他们的目的不是理解数学,而是在考试中拿到分数。应试辅导书以及书名里写着“提分宝典”之类的书都属于这种类型,我们可以称为“解题类”数学入门书。
    • 如果我们先使用“解题类”的数学入门书来反复练习,使代数式展开和计算成为自己的一种本能,不需要再占用许多认知资源,那么就可以保证更多的认知资源能够用于理解。
    • 在使用“解题类”的入门书来全速前进的同时,也可以时不时地用“理解类”的入门书歇口气,这样的话,一定能够在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4. 数学书都是从“结尾”开始写起 一般来说,数学书都是采用“先写定理,再写证明过程”的编写形式。
    • 只要试着把数学书的叙述顺序再“颠倒过来”即可。
    • 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定理时,可以先看一看例题和练习题,这样就能知道这个定理可以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 如果对自己学习的内容有哪些应用感到好奇,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时不时地来确认一下。
  5. 掌握证明过程的读写能力(literacy)
    • 有一本书非常适合用来提升数学证明的读写能力,它就是丹尼尔·索罗撰写的《证明的阅读与写作:数学思维过程入门指南》(共立出版,1985)。

$$成果=\frac{学习时间+学习积极性}{抑制、阻碍}$$
虽然卡托·罗姆勃的等式只能算是一名自学者的经验之谈,但是这种将学习的促进因素与制约因素分别放在分子和分母上的做法,与约翰·B.卡罗尔所提出的学习时间模型也存在一些共通之处。

$$学习率=\frac{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学习所需的时间}=\frac{学习机会×毅力}{(学生的资质×课程质量×课程理解能力)}$$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推荐几本数学类的百科全书。

  • 首先,《岩波 数学辞典(第4版)》(岩波书店,2007)应该是最经典的一本。
  • 而《岩波 数学入门辞典》(岩波书店,2005)则主要包含了到大学为止的数学知识,讲解也简明易懂。
  • 还有德国的dtv-Atlas系列的日译本《彩色图解 数学事典》(共立出版,2012),主要靠彩色图解和要点得当的讲解而饱受好评。
  • 《现代数理科学事典 第2版》(丸善,2009)则是涵盖了数学在各类科学中的应用。
  • 最后还有《普林斯顿数学指南》(The Princeton Companion to Mathematics),这本书顾名思义,比起百科全书,更像是一本全面的数学指南书,因此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其中不仅介绍了数学概念的定义,还对其灵感来源和历史等背景知识进行了讲解。
  • 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接触一下数学史。 例如,海尔和华纳所编写的《分析教程》(Springer-Verlag东京,1997→丸善出版,2012)就是一本独特的教科书。

专栏

经济不够宽裕

  1. 图书馆
  2. 网络
    • Coursera 平台的合作院校包括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
    • edX 平台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创办
    • JMOOC 则是日本版的慕课平台,由日本开放在线教育推进协议会创办

选择书籍的基本工具

五种寻找和选择书籍(或广义上的资料)的基本工具。

  1. 百科全书:调查研究的第一选择。
  2. 文献目录:借助前辈们的力量来查找资料。
  3. 教科书:入门书+百科全书+文献目录,三位一体。
  4. 书籍:自学者的好伙伴,人类记忆的外接存储器。
  5. 期刊文章(论文):通往知识最前线的大门。

整理文献

只要能够上网,当我们在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主题时,就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整理几十甚至上百部文献的内容。

方法就是检索相关的百科全书、书籍和论文,制作三个表格。
三者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我们可以选择先从目录矩阵表开始做起。

  • 目录矩阵表
  • 引用矩阵表
  • 要素矩阵表

注:封面来自 Zlibrary 截图。

访问量 -    访客数 - 人次
Only you can define yourself.
Built with Hugo | 主题 StackJimmy 设计